目前分類:【媒體花絮】報章剪影 (13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專題報導


針眼問題可配合熱敷方式調理。中醫師李思儀表示,發炎期紅腫明顯時,建議可用熱敷方式,幫助組織液的吸收,可以縮短紅腫時間。同時提醒,應避免自行擠出,尤其是抵抗力差者,可能造成二次的感染,讓情況加重,造成感染範圍的蔓延。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針眼發炎期紅腫明顯時,建議可用熱敷方式,幫助組織液的吸收,可以縮短紅腫時間。若是用冰敷的方式,雖然可以暫時止痛,卻讓血管收縮,反而腫大的時間因此拉長,反不利消腫。此外,若有化膿的情況,不建議自行擠出,因為若是抵抗力差的病人,反而容易造成二次的感染,讓情況加重,造成感染範圍的蔓延。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如果正在感染期,建議不要食用發物,如帶殼海鮮、羊肉、花生、芒果、茄子、豬耳朵或豬頭皮、巧克力、以及辛辣刺激的調味料,如咖哩、胡椒、辣椒等,以免發炎的情況加重。盡量以清淡的飲食為主,並可多吃些綠豆、薏仁、冬瓜或西瓜等,有助於清熱消炎的功效。


李醫師表示,針眼的改善,中藥茶飲方保健,可選擇「止痛消腫茶」,材料準備紫花地丁、金銀花各六錢,梔子、赤芍各三錢,荊芥、連翹、夏枯草、生甘草各兩錢。做法為將以上藥材加入七百西西的水浸泡十五分,直接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十五分即可。適用於針眼紅腫熱痛時,幫助消腫。



「清熱排膿飲」材料準備金銀花、蒲公英各七錢,野菊花五錢,生晉耆、板藍根、薏苡仁、雲茯苓、生甘草各三錢。做法為將以上藥材加入一千西西的水浸泡十五分,直接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十五分即可。適用於針眼已化膿時,幫助排膿消腫。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大多數的針眼多屬於「血熱」狀況,稍加清熱涼血中藥,便能改善紅腫疼痛。但也有少數的病人,是屬於反覆感染針眼,或者病程往往拖很久,一兩星期不愈,這時治療的方向就不能只強調清熱涼血,要適時加些補氣藥如黃耆、黨參,幫助托里化癰腫;因為氣不足反而容易反覆感染。


一旦感染卻又病久不癒,這時也不能一味吃綠豆、西瓜清涼的食物,如此反不利病況的恢復。因此,醫師強調,同樣的疾病在不同人的身上,依證用藥是很重要的。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0/03/25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早在中醫古籍中就提出,藥酒「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禦寒,消愁遣興,痛飲則傷神耗血,損胃亡精,生痰動火,此物損益兼行。」可見服用的劑量也是很重要的,一般多建議一次服用一小杯為度,約30~40C.C以內。

醫師表示,服用時間建議盡量在晚餐後,而非睡前。因為睡時氣是收斂在內,身體是處於休息的狀態,但酒有發散之力,反讓氣發散於外,若是睡時又開冷氣或吹電風扇,就非常容易因此而受風寒。

醫師另指出,有些人把酒當成助性之物,其實是非常傷身體的,過度引用或濫飲都不是養身之道。中醫也強調,「食氣入胃,散精五臟,盈溢則輸於腎,此是興陽之道,若是憑恃熱藥,則猶如鍋中無水而進火,竭盡生化之源矣。」建議每天的攝取適量的五穀雜糧,和配合定期的運動健身,搭配合適個人的藥材調理才是健康養生之道。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0/03/25


坊間常見各類藥酒,讓民眾趨之若鶩,但飲用應配合個人體質為宜,以免藥不對症。中醫師李思儀表示,中醫強調藥酒的療效是依其內所浸泡的藥材而決定,且該藥材的合性需依個人體質與證型而定,絕對不是「適合你喝的藥,就一定也適合我喝」,藥酒就如同藥材,有其功效,但也需要對證使用。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一般而言,大多數的藥就強調的是助筋骨,藥材多為行氣活血、養筋壯骨的藥,可包括黃耆、人參、桑寄生、補骨脂、鹿茸、枸杞、龜板、川芎、當歸、續斷、紅棗等。這類中藥當中,像是黃耆有強心、提升免疫力的作用。補氣類常用的人參。桑寄生具有降壓、鎮靜、利尿作用,也常應用於治袪風濕、補肝腎、強筋骨。補骨脂可幫助補腎助陽作用。鹿茸也有助溫腎益火。

而枸杞多用於養睛明目,現代研究也發現枸杞對肝臟有保護作用。龜板有滋陰潛陽,益腎健骨,固經止血,養血補心功能。川芎也是補血常用的中藥。當歸可攻可補,具有補血活血作用。續斷可強補肝腎作用,多用於肝腎不足調理。紅棗含鈣和鐵,對預防骨質疏鬆和貧血有重要作用。

醫師指出,還有常見應用在作月子期間飲用的補氣血、固腎的藥酒,內容多以十全大補或杜仲之類藥材所組成;以及助孕的藥酒,和單純補腎增加活力的藥酒等。這些都是常見的藥酒應用。

「哪些人適合喝藥酒」?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因為酒有溫通之效,所以多建議以虛証為主較適合。若是陰虛血熱盛或正處於發炎狀態者,則不建議喝藥酒;感冒期間也不建議服用藥酒,以免導致火上加油,加重熱象、發炎等問題。

李思儀醫師表示,中醫認為酒有溫通的功效,所以一般多建議用在虛證體質患者為主,包括如腎虛腰腳無力者、剛生產完氣血大虛者、胞宮寒而不易受孕者、精蟲量過少者、以及腎氣早衰以致性功能障礙者。都可算是虛證體質的類型。

李醫師表示,服用藥酒內兩小時,不宜服用西藥,且須經醫師辨證再服用,別喝來路不明的藥酒。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0/03/18


中醫如何治療、調理退化性髖關節炎?中醫師李思儀表示,治療退化性的髖關節炎,最重要的就是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愈早期治療愈能改善及延緩退化所出現的不適狀況,可運用針灸疏通局部的氣滯,刺激組織的新生,再配合藥物,緩解疼痛及補腎壯骨輔助調理。

李思儀醫師表示,退化性髖關節炎臨床的用藥,主要是看患者的證型,是屬於「陰寒濕重型」或「腎虛陽衰型」,以及「氣血凝滯型」。整體而言,這幾種證型有可能夾雜出現,也就是病患同時屬於腎陽虛且有氣血凝滯的現象,或腎陽虛且寒濕重,所以藥物的加減變化就相形重要,主要可選用獨活寄生湯、済生腎氣丸。

發炎嚴重者可暫用當歸拈痛湯緩解不適,組成包括當歸、葛根、防風、升麻、澤瀉、豬苓、茵陳、黃芩、蒼朮、苦參、知母、甘草、羌活、白朮;有清熱利濕、袪風止痛作用。以及最重要的補充腎氣也是很重要的,一般可選用續斷、杜仲、桑寄生、補骨脂、胡桃肉、炙龜板和鹿茸等藥材。

醫師指出,用藥使用時機須看病症狀況,發炎嚴重時著重緩解疼痛;緩解期時則應加強補腎,最重要的是掌握初期治療的黃金期。此外,在相關的針灸穴位治療部分,可選擇環跳、秩邊、腎俞和陽陵泉穴交替使用,也能幫助改善不適症狀。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0/03/10


僵直性脊椎炎可配合穴道治療。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在治療上搭配針灸治療的效果,可改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脊椎黏連的狀況,但是臨床的經驗是必須加強針灸的頻率;嚴重者甚至必須天天針,以達到打通閉阻的經絡;若久久才針一次則緩不濟急,而療效不彰。

醫師建議,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可選擇針藥並治,同時飲食應忌食冰飲,日常可多以游泳或是太極拳的運動,幫助身體氣血的運行順暢,避免激烈的運動,因為此類患者嚴重者會伴隨骨質疏鬆,太過激烈的運動是可能造成身體骨折的危險。

僵直性脊椎炎常見早上起床明顯的背痛。中醫師李思儀表示,此症典型症狀包括晨起脊椎僵硬活動不利、持續三個月以上的下背疼痛、以及日常運動範圍受限。剛開始以下背部以及臀部的酸痛為主,之後延伸到大腿後側,或上背部。中醫認為,與邪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順,造成筋骨,發生痠痛麻木、屈伸不利有關。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目前發現九成比例的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都會出現HLA-B27基因為陽性。但也不代表檢查為陽性者,就會得到此症。臨床上也發現有些16歲以前就發病的幼年型僵直性脊椎炎病人,會伴隨有膝、踝及肩關節的發炎。部份成年病人可能同時出現週邊關節炎。以侵犯髖關節(大腿與骨盆交接處)最多,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髖關節會發炎,進而造成鼠蹊部的疼痛,大腿彎曲困難或難以行走。

李醫師表示,中醫認為,病因由於風寒濕三氣等外邪侵入人體所造成。由於病邪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順暢而造成肌肉、筋骨、關節,發生痠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的狀況。患者典型症狀在休息時明顯,若是運動過後則症狀減輕,但是嚴重者甚至無法彎腰,整個脊椎形成發炎而黏連的狀態,所以又稱「竹竿病」。通常病人的剛開始所出現的症狀是以下背部以及臀部的酸痛為主,而疼痛的感覺可向下延伸到大腿後側,或是向上延伸到上背部。

疼痛的時間通常在早晨睡醒的時候最明顯。在活動後或運動後是會慢慢減緩,但若是長久的休息和不活動身體,卻反而會讓疼痛症狀轉嚴重。有些嚴重的病人也常會在半夜因酸痛及僵硬不舒,而影響到睡眠的品質。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0/03/10


僵直性脊椎炎屬於中醫「痹症」的範疇。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因疼痛部位固定,主要可歸類為「著痹」的範疇。治療上還須區分是濕盛造成,或是寒盛所形成。一般在用藥上,主要可用祛風除濕、溫陽散寒藥方,幫助緩解疼痛。並配合適時的益氣補脾、柔肝養血、補腎助骨。

李思儀醫師表示,中醫將痹症分為行痹、痛痹、著痹三種。而僵直性脊椎炎因疼痛部位固定,「著痹」的範疇。但若是伴隨嚴重疼痛者,則也與「痛痹」有相關。兩者也可能同時出現。所以治療上須區分其原因是濕盛所造成的著痹,或是寒盛所形成的痛痹,亦或是兩者夾雜而成,進而在用藥物、針灸治療。一般在用藥上,例如祛風除濕、溫陽散寒的桂芍知母湯(桂枝、白芍、甘草、麻黃、生薑、白朮、知母、防風、附子)、獨活寄生湯(獨活、桑寄生、秦艽、防風、細辛、川芎、當歸、芍藥、熟地黃等)、蠲痺湯(黃耆、當歸、赤芍、羌活等)都有很好的緩解疼痛功效。

總之治療急者先緩其疼,但整體而言,仍需固其本,適時的益氣補脾、柔肝養血、滋腎助骨,也是很重要的。

也提醒避免自行服藥,應經由醫師辨證清楚再用藥,以免加重病情而延誤診治。

醫師表示,痺症初期多屬實,多有瘀阻不通的現象,以疼痛為主,久病則正虛邪實,多出現氣血耗傷的現象,病人多伴隨短氣疲倦,甚至出現其他器官或臟腑的疾病,容易有心(心臟傳導阻滯或瓣膜異常)、肺(肺纖維化)、皮膚(乾癬)和眼(虹彩炎)病變。應小心控制病情,注意防範其他病變的發生。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書


已經將上冊的遊歷閱完


 


然而


我卻深深覺得


作者想要表達的


卻是在上冊最後ㄧ章節


中醫的未來


 


他也和許多老中醫們


同樣大聲急呼


是該回頭好好珍惜寶貴的中醫文化了



兩岸中醫同樣存在於


共同困境與問題


 


這段


是精華


可是我卻不忍提筆


因為


希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買來閱讀


(我和這作者無任何關係!)


 


因為


他寫出許多


心聲與無奈


也寫出了


許多盼望與希望


 


看著今天的頭條


健保月虧二十億


如何促進健康


縮短健保支出


是藝術


也是責任...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常有人問我


中醫不是只能治慢性病嗎?


是嗎?


有興趣的可以看以下這文章


http://news.epochtimes.com.tw/viewnews.php?NewsDate=20100308&filename=20100308-B01.jpg


中醫只能治療慢性病嗎?


西醫迄今兩三百年


以前沒有西醫時


若是生病時


又該如何呢?


 


在看看《醫道》中


那麼多的人要去求治當時的柳義泰或許浚


而在他們的學習過程中


勤學醫術與博覽醫書


則是必須從中國的醫道中打下基礎


再從臨床裡精進學習


 


那樣的年代


距今


也才不過三百多年


難道


中醫的治病之道


就淪為僅能治療慢性病嗎!


 


其實懂針或懂藥醫師


不僅會治慢性病


就連急性病


亦能治療


 


但若不是醫師


多學些保身的穴道急救


除了日常保健外


更可以在急救時發揮救命的功能


多學ㄧ些


何樂不為!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專題報導 2010/02/27


臨床常見錯誤的減肥觀念、方式有哪些?中醫師李思儀表示,許多人都落入飲食迷失,僅認為少吃才會瘦,其實基礎代謝率才是重點,也能避免復胖。還有許多人喜歡單一食材減肥,卻可能造成營養攝取失衡,不利於健康。甚至有些人採用吃大餐後用催吐的方式,強行將食物吐出,可能傷害食道,甚至形成胃食道的閉鎖不全等問題。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減肥溜溜球效應也就是時胖時瘦,體重無法穩定在一定值內。許多人都落入飲食迷失,認為少吃才會瘦,的確若攝入的卡路里少於每天所消耗的,短期內可能會看到成效,但長期而言,反而是讓個人的基礎代謝率減低;只要吃的和以前一樣,反而胖的更快、瘦的更不容易,造成體重反反覆覆。該如何避開溜溜球效應,在正確的時間攝取正確的食物,以及透過規律的運動讓自己的基礎代謝率提高,才是聰明的瘦、又瘦的健康。

臨床上也常提醒減肥者,一定要吃早餐、尤其是要攝取高蛋白質的食物、如奶蛋魚肉類或者是豆漿,若是早餐攝取高蛋白質的食物,則人體一整天的基礎代謝率會提高百分之三十,相反的若是選擇不吃,則反而不容易減重成功。另外,每星期規律的運動三到五次,一次持續三十分鐘以上,則會幫助人體燃燒多餘的脂肪,加速瘦身的成功。同時,在這段時間內更要避免冰冷的飲料、高熱量的麵包與甜點零食,早餐高蛋白、午餐正常攝取、晚餐減半,就能夠有效改善基礎代謝率。

李醫師表示,還有些人為了快速減重,又無法避開美食誘惑,便選擇在食用大餐後用催吐的方式,強行將食物吐出,這種方式既無法減重對於身體更是嚴重的傷害,因為食物會隨著胃液灼傷食道表面,造成食道表面的灼傷形成潰瘍,久而久之更可能形成胃食道的閉鎖不全、造成胃食道逆流的等問題。

另外,坊間還有許多偏方,例如單一食材減肥,只吃單一樣的東西,但長久下來對身體的營養攝取失衡,倒不如均衡的攝取每一樣食物,但每樣食物都減量攝取才會來的更健康。醫師強調,減重除了要能有效、持續維持理想的體重、並且瘦的勻稱結實、氣色紅潤,才是健康又美麗的瘦身。



台灣新生報


http://www.tssdnews.com.tw/?FID=16&CID=90652


奇摩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227/128/214e3.html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0/02/23


扁桃腺發炎患者除了扁桃腺腫大,咽喉部的黃白色濃點、壓後還可能出現膿汁液狀物。中醫師李思儀表示,扁桃腺發炎指的是扁桃腺體的腫大,會伴隨感冒的症狀,兩者雖同樣為病毒或細菌所造成的感染,出現發燒、喉嚨痛、身體關節疼痛的症狀,但不見得一定會有咳嗽及流鼻涕的情形。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扁桃腺位於懸雍垂的兩側,屬於淋巴組織,主要功能為製造身體的抗體,抵抗病菌的侵入。扁桃腺發炎臨床以發燒、咽喉扁桃腺充血腫大、疼痛化膿、出現倦怠感並伴隨身體關節疼痛、嚴重者造成吞嚥不利、呼吸不暢。

一年四季皆可能發病。在中醫上屬於「乳蛾」範疇。並分為外感風邪熱毒引起的急性扁桃腺發炎,或因反覆發作成為慢性扁桃腺發炎。

扁桃腺發炎和感冒的症狀大都會有咳嗽、發熱、畏風、怕冷的情形。但發熱程與怕冷的程度不相同;兩者同樣為病毒或細菌所造成的感染,出現發燒、喉嚨痛、關節疼痛的症狀;但扁桃腺發炎不見得一定會有咳嗽及流鼻涕的情形。

中醫治療扁桃腺發炎分為急性和慢性期。中醫師李思儀表示,急性扁桃腺炎發病急、伴隨高燒、扁桃腺紅腫疼痛等現象,可以針刺出血助宣散肺經風熱;慢性扁桃腺炎可能伴隨咽喉乾痛、食慾差、倦怠感等現象。還需判斷是否為肺陰虛或腎陰虛所引起,可用清熱、補腎系列藥方加減。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急性扁桃腺炎發病急、伴隨高燒、扁桃腺紅腫疼痛、舌苔黃膩、口氣重、排便不暢等現象。在中醫古籍中,也曾提到使用針刺少商穴出血方式治療。因為少商穴為肺經的穴道,位於手大拇指的指甲外側旁,藉由出血有宣散肺經風熱的功效,對於咽喉腫痛難吞嚥的狀況,有立即緩解的作用。

在用藥上可配合選用清咽利膈湯(連翹、梔子、黃芩、薄荷、牛蒡子、防風、荊芥、元明粉、金銀花、元參、大黃、黃連、桔梗、甘草)加上射干、魚腥草等。

李醫師表示,而慢性扁桃腺炎則會出現反覆扁桃腺的發炎感染、除了發病反覆出現外、咽喉乾痛並伴隨低燒、食慾差、倦怠感、舌紅苔少、脈細數的現象。治療上,還需配合判斷患者是屬於肺陰虛,或腎陰虛所引起,可選用清熱、補腎系列,甘露飲(熟地黃、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石斛、黃芩、枇杷葉、茵陳、枳殼、甘草)或六味地黃丸(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的加減。

扁桃腺發炎也可配合穴道針灸治療。中醫師李思儀表示,針灸選穴可取包括太溪、復溜、金津、玉液等穴交替使用。在緩解期並可配合加強身體抗病力的足三里穴。也提醒,扁桃腺發炎病情發展很快,若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後果,假若是鏈球菌的感染,也有可能引發風濕性心臟病,應特別注意。

日常生活保健部分,醫師建議,飲食應避免生冷、辛辣、油膩的食物。在發病期建議以溫熱稀粥為主,搭配柔軟易消化的食物,千萬不可任意恣食甜食或油膩魚肉,以免避免加重病情。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李思儀醫師


何謂足底筋膜炎      


       大部分的病人會在晨起下床腳踏地時,足跟處劇烈疼痛,但在活動後疼痛又會慢慢緩解,這就是典型的足底筋膜炎。而久站亦會引發足底疼痛不舒的情況。疼痛分佈範圍都足跟處到足內外踝之間居多,甚至有些人痛到無法按壓足底,ㄧ按便會劇痛。  


怎樣的人容易罹患足底筋膜炎         


      臨床病例中以中年人居多,而女性又多於男性,但是會發生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卻不ㄧ定是久站或需要長時間走路的工作,有一些辦公室的白領族亦會罹患足底筋膜炎。  


爲何會產生足底筋膜炎          


      從經絡的觀點來分析,足底以腎經為主要經過之經絡,而腎氣虛衰亦會產生足跟作痛的情況。而在臨床上有足底筋膜炎的患者,普遍也很容易有腰酸背痛或肩頸痠痛的情況,這和氣血的循環亦有密切的關係。和所穿的鞋子並無直接關係,雖然市面上亦有許多氣墊鞋可以緩解足跟疼痛的狀況,但是卻無法治療足跟痛的病況。  


如何治療足底筋膜炎          


      首先,在治療期間不建議飲用冰飲,並可以在睡前浸泡以艾葉煮過的熱水,時間約二十到三十分即可。               


      治療上亦必須分辨其證型,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多可見腎氣虛衰或氣滯血瘀兩型,亦可能夾雜兩種證型。           


      所以治療上多以補腎藥物如六味地黃丸加上牛膝、骨碎補,若疼痛嚴重者可加上乳香、沒藥、元胡,若時間上已是多年不癒者,可酌加活血化瘀的藥材如赤芍、桃仁、紅花等。            


       氣虛嚴重的需重用黃耆,所選用的藥物端看病患病況而做調整。在治療上雖然大方向是一致,但必須因人而異、因證而異。            


       另外,配合針灸治療對緩解其疼痛有立竿見影之效,可選用腎經之俞穴太谿穴與膀胱經之經穴崑崙穴。和手心包經俞穴大陵穴,都能有效改善足跟疼痛的情況。           


      在臨床病例中,就曾有一位護士,罹患足底筋膜炎六年以上,曾試過各種治療,也特別去訂做特殊鞋子,但是都無法改善足跟疼痛的情況,連輕敲足跟處都疼痛難忍,在工作疲累時疼痛更會加重,自言已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在治療上是以中藥搭配針灸,初期一星期針兩次,大約七次療程後病患便自覺疼痛緩解大半,按壓足跟處也不會疼痛了。  


日常保健  


艾葉溫經水  


材料:


艾葉兩大碗、延胡索五錢、牛膝三錢。


作法:


1、藥材直接放入鍋內加水八分滿,大火煮滾後轉小火再煮二十分鐘即可。


2、將此水到入泡腳盆,可加少許水到適可溫度,直接浸泡雙腳到腳踝處即可。


3、每晚睡前都可以浸泡,到疼痛改善為止。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09/12/25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椎間盤突出患者日常保健,可配合自製中藥茶飲方「疏經活血飲」。可取當歸、延胡索、羌活、葛根等入方調理,方中當歸有補血作用;延胡索有助於止痛作用;羌活可袪濕、改善疼痛;葛根也有解表、散寒作用。經常應用於入茶飲方保健調理。

李醫師表示,「疏經活血飲」適用於容易腰背酸痛、頸項僵硬疼痛者。準備材料包括:黃耆5錢、黨參、川芎、當歸、延胡索各3錢,炒白芍、白朮、羌活、葛根、陳皮各2錢,甘草五片。做法為藥材洗淨後先加六碗水蓋過藥材浸泡20分鐘。將藥材先用大火煮開,水滾後轉文火煮20分鐘即可。濾去藥材,取汁於一天內慢慢喝完即可。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09/12/25


椎間盤突出常見發生於頸部和腰部,造成放射性的疼痛。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如果椎間盤變形、移位或破裂就會壓迫到附近的脊髓與脊神經,就稱為椎間盤突出。可見於頸部和腰部兩處,分別影響頸部、腰部疼痛或是手腳麻木及放射性的神經疼痛。常見於中年以上族群,屬於中醫痹症的範疇。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在人體脊椎骨與脊椎骨之間有軟骨充當緩衝墊,這種軟骨就稱為椎間盤。如果椎間盤變形、移位或破裂就會壓迫到附近的脊髓與脊神經,這種情況就稱為椎間盤突出。通常椎間盤突出可見於頸部和腰部兩處,分別影響頸部、腰部疼痛或是手腳麻木及放射性的神經疼痛。臨床上多見中年以上患者,男女都可能發生,但一般而言男性多於女性易見此病症,起病過程多為慢性,極少數曾有外傷病史。

李醫師指出,此症病因多由於反覆勞損、老化、外傷導致頸椎及腰椎生理曲線改變、椎間盤退行性變化,導致脊椎骨質增生,刺激和壓迫頸或腰部神經根、及交感神經組織,進而出現麻痛酸軟的現象。若發生在頸椎部的典型症狀為單側頸痛、放射性神經痛及手指麻木。若發生在腰部則可見下背痛、大腿或小腿有放射性的神經痛感,也多見於單側肢體,少數患者為雙側都有疼痛。

李思儀表示,門診中一名35歲的椎間盤突出男性患者,頸部始終僵硬疼痛、而兩手也有手麻的現象,雖然曾經做過復健治療,但仍效果不彰,求助中醫治療。治療時,藉由針灸改善患者局部循環,配合活血行氣類藥方調理,經過兩個多月後,症狀終於有所改善。

李思儀醫師表示,這名35歲身體微胖的男性患者,當初來診治前曾先做過復健治療,抱怨自己的頸部始終僵硬疼痛,而兩手也有手麻的現象,雖然經過復健有較改善,但是仍就有酸痛的現象存在,所以希望能透過中醫針灸改善這樣的狀況。臨床看診時,發現患者舌暗紅苔白微膩,頸部痛處不移,兩手酸麻感,研判是屬於「痰濕夾瘀」的證型。

李醫師表示,在治療上除了要針對適當穴位,包括風池、百勞、曲池、陽陵泉交替施針,改善其局部循環外,也透過藥方,包括疏經活血湯加上葛根、延胡索、桂枝,幫助舒暢其氣血,行氣活血、溫經止痛作用。在配合針灸的治療下,患者首先覺得頸部的僵硬感減輕,再經過兩個多月治療後,手麻的情形也有效改善了七、八成。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    12/16


老菸槍常見肺氣腫問題上身。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常見吸菸者,因為肺內小氣囊間的囊壁受損,造成無法進行順暢的氣體交換,而造成供給身體的氧氣不足而產生胸悶、氣喘、呼吸淺而急的現象。嚴重的甚至無法正常呼吸。要改善此症必須辨明原因,對證治療,才不會讓肺氣種持續惡化。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肺氣腫的常見症狀,一般而言,肺氣腫多半隨呼吸不暢,久咳不癒、咳痰多,嚴重的甚至到動則氣喘、甚至不能平臥的現象。肺氣腫的發生原因,除了遺傳性因素影響外,多見老年患者,並多合併其他重大疾病,如心臟病、或腎臟功能疾病。

另常見於吸菸者,因為肺內小氣囊(俗稱肺泡)間的囊壁受損,造成無法進行順暢的氣體交換,而造成供給身體的氧氣不足而產生胸悶、氣喘、呼吸淺而急的現象。

醫師指出,嚴重的患者,甚至無法正常呼吸,或者影響身體正常的血液供氧量,而產生發紺、頭痛、精神恍惚、昏沉嗜睡的情況。因此,要改善此症必須辨明原因,對證治療,才不會讓肺氣種持續惡化。

李思儀表示,治療、調理肺氣腫首先要分清楚原因為何,因心肺功能衰竭、或是肺腎功能受損、或者是長期吸菸所造成的發炎現象所導致。再進一步辨別其痰飲狀況、酌加理氣健脾化痰之藥。

中醫辨證治療部分,臨床上若是屬於「肺腎功能衰弱」者,伴隨腰痠腳軟者,可以用金匱腎氣丸(熟地、山藥、山茱萸、澤瀉、茯苓、牡丹皮、肉桂、炮附子)、左歸飲(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枸杞、茯苓、甘草)等加減。金匱腎氣丸有助多系統的調節作用,也包括免疫系統的調節和增強作用。而左歸飲也有滋補腎陰功能。

若其見症屬「寒性」體質者,如咳痰清晰、並有怕冷、氣喘現象者,可選用小青龍湯(麻黃、芍藥、乾薑、桂枝、細辛、五味子、甘草、半夏)的加減,幫助解表散寒,溫肺化飲作用。若是「心肺功能不佳」者,出現頭暈眼花、胸悶心悸症狀者,可酌量加些溫陽化氣、利水消飲之藥,如真武湯(茯苓、白朮、白芍、附子、生薑)加上肉桂、細辛等。

此外,醫師指出,肺氣腫屬於長期
慢性疾病,在治療時,除了順氣降痰、理脾燥溼,也須適時補氣健脾,除了有助體力的恢復,使脾胃氣強,也能幫助肺氣的恢復;因為身體的各個臟器本就互有相關,牽一髮動全身,所以都不可等閒忽視。

因為長期吸菸所造成的肺氣腫,首先必須戒菸,除去病源才能改善症狀,再進一步由醫生辨證後服藥治療,並從生活習慣改善著手配合。

醫師並提供保健茶飲方供參考──


順氣化痰飲


材料:黨參5錢,白朮、茯苓各3錢,桑白皮、薑半夏、橘紅、當歸各2錢,肉桂1錢、生薑5片。

做法:藥材洗淨後先加水蓋過藥材浸泡20分鐘,之後再倒入1500C.C的水,水滾後轉小火煮15分鐘,濾去藥材,將藥汁於一天內慢慢喝完即可。

作用:適合咳嗽痰多、容易疲累、喘氣者。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09/11/26


改善過度換氣症侯群,日常生活保健可試試茶飲方調理。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可選擇合歡皮、玫瑰花入茶飲方飲用調理。合歡皮有改善憤怒憂鬱,虛煩不安作用。玫瑰性溫、味甘,也具有和血散瘀、理氣解鬱的作用,都是茶飲方很好的選擇。以下提供建議的茶飲方做法──

紓壓順氣茶材料:合歡皮3錢、香附3錢、木香3錢、玫瑰花2錢、大棗九枚、甘草5片。做法:藥材洗淨後加水蓋過藥材浸泡10分鐘,倒入1000C.C水煮滾後轉小火煮15分鐘,最後放入玫瑰花微悶一下,濾去藥材即可。

作用:針對壓力大、容易緊張、鬱悶者,或曾經發生過度換氣症者,有紓壓順氣、讓人歡樂忘憂的功效。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09/11/26


何謂過度換氣症侯群?發生時會有什麼症狀?中醫師李思儀表示,相信很多人都曾看過電影中有人因為呼吸急促,而拿著塑膠袋大口吸氣吐氣的畫面!那就是描述過度換氣症候群發生時的處理狀況,但是現在醫學界已不建議用塑膠袋來改善不適的狀況,因有時會適得其反。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發生過度換氣的原因多為情緒因素,如過於生氣、過於緊張、過於悲傷所導致,這時要讓病人適時放鬆,放慢呼吸的速度,使心志與意念都專注於當下的呼吸頻率,慢慢的吸氣與吐氣,不需幾分鐘就能回復到正常的狀態。但若是與病人一同緊張、大呼小叫、手忙腳亂反而造成病人更急促呼吸、無法放鬆,而導致胸悶心悸與喘氣的狀況更嚴重,甚至還會出現臉與手腳的肌肉抽搐、痙攣。

醫師指出,在中醫的看法上,情志本來就是致病之源,七情都會導致身體氣血的變動,如「發怒則氣上」,容易產生頭痛、血壓高或昏厥的狀況;「過於高興則氣容易渙散」;而「過於憂傷則會造成氣喪失」,發生無法呼吸、喘不過氣來,甚至暫時性昏厥的情形;「思慮過多則會氣鬱結」,而造成胸悶不暢、無法入眠的情形;還有「突然的驚嚇或恐懼則容易導致氣下而不上」,也可能因而發生大小便失禁的狀況。都有其相關性。

李思儀表示,發怒與悲傷都會造成所謂的「過度換氣症侯群」,使身體的氣機失調,而產生吸入氧氣過多、呼出二氧化碳過少,而造成血液中血氧濃度過高的狀況(呼吸性鹼中毒),因而產生一連串身體不適。中醫可應用內關穴、太衝穴穴道調理改善,改善情緒引起的呼吸不暢。

治療上會請病患放慢呼吸,慢慢吸氣、輕輕吐氣,同時按摩病患手部的內關穴(手脕橫紋端下三根橫指處;位於兩筋之中,按下有痠脹之感),與腳部的太衝穴(位於腳大拇趾與次指交接處後三根橫指處,按下也同樣有明顯痠脹感)。

因為內關穴可以主治心胸胃之疾,所以胸悶、胸痛、呼吸喘促都可以按壓此穴得到緩解的效果。而太衝穴對於鎮定心神、紓壓理氣有非常好的功效,尤其是緊張或壓力過大的患者、以及處於憤怒、憂傷的朋友,更要多按摩此穴,所以此穴也俗稱為快樂穴,由此可知此穴可以放鬆心情、紓解壓力。

醫師指出,對於預防過度換氣症,除了提醒自己放鬆心情、放慢呼吸,多按摩這兩個穴位,也有保健預防的功效。



http://www.tssdnews.com.tw/?FID=11&CID=79743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09/11/18


老年人冬天畏寒、夜尿,如何自我保健?中醫師李思儀表示,日常保健藥膳、茶飲可以選擇黃耆、熟地、山茱萸、核桃等入茶飲方飲用保健。黃耆有補氣作用;熟地有滋陰補腎作用;山茱萸有收澀作用;核桃也有補腎固精功能。可入茶飲方作為日常保健。

溫陽固腎茶飲材料:黃耆5錢、熟地3錢、山茱萸3錢、雲茯苓3錢、核桃(敲碎)3錢、補骨脂3錢、枸杞2錢、淮山藥2錢、桂枝1錢。

做法:將中藥洗淨後置藥袋中,加入1500C.C的水大火煮滾,小火煮15~20分鐘即可。可於一天內慢慢喝完。

作用:助溫陽固腎,適合腎氣虛衰,畏寒而夜間多尿者。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09/11/18


冬天天氣寒冷,老人有夜尿問題,半夜必須頻頻起身上廁所,實在是一大折磨。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在門診中常見老人家抱怨夜晚睡眠品質不好,除了容易醒、不容易入睡外,多因為夜間必須要起身小便,而且往往不只一次,而嚴重影響睡眠。臨床上對夜間須起身排尿兩次以上者,便可歸屬於夜間多尿。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要先知道為何會有夜尿的困擾,以及與哪些臟腑密切相關,才能有效進行保健治療。中醫古籍《內經》就曾提到:「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而「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在小便的順暢與否與三焦和膀胱最為密切,但也絕不可忽視與膀胱相表裏的腎。

中醫也認為,腎主二陰,與小便狀況也密切相關。若是腎陽虛者,除了容易出現腰膝腳軟外,表現在氣化功能上除了可見小便多、夜間多尿,白天也容易發生頻數多尿的情況。一般歸屬於腎氣虛衰所導致,也就是因為老化退化所造成。

中醫如何治療、調理老人夜尿?中醫師李思儀表示,老人夜尿問題並不是不能改善的狀況,只要辨證清楚,以溫補腎陽的方式,臨床上不乏改善的例子。常應用藥方有桂附地黃丸、或濟生腎氣丸進行加減。如果出現頻尿的情形,也可以選用桑螵蛸、益智仁等。

李思儀表示,許多老年患者因為夜尿而無法好好入眠。門診中就曾有一名老先生,也是深受夜尿問題困擾,除了攝護腺肥大的問題外,白天要忍受頻尿的苦擾,夜晚更是無法「一覺到天亮」!在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後,終於可以一覺到天亮,改善了睡眠的問題。整體而言,中醫治療老人夜尿,一般常見的溫補腎陽的方有桂附地黃丸、或濟生腎氣丸。臨床上,也常加上補骨脂與胡桃肉,這兩位藥其實也是一味有名的處方,名為「唐鄭相國方」,除了可治虛寒喘嗽、腰腳虛痛,更由於其有木火相生的妙用,用來治腎陽虛衰的疾病也合宜。

另外,李醫師表示,臨床上也可依據病人的狀況,如出現頻尿的情形,也可選用桑螵蛸、益智仁等。桑螵蛸這藥可通小便,也可縮小便,最主要都是固腎,腎得其養,氣化則能出;腎氣既固,水道安常,所以又能止。因此對於老人的夜尿很有幫助。而益智仁則可治縮小便外,對婦人崩淋帶下、或男子遺精也有治療的效果。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09/11/10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生活型態與心血管健康密切相關,壓力或缺乏運動、抽菸等也會提高罹患機率,因為香菸中的尼古丁,會破壞血管內壁,加重血管壁發炎反應,而形成膽固醇更容易堆積在血管,應該戒菸同時增加運動量。

李醫師表示,若是缺少運動也容易形成動脈硬化的危機,因為運動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減少低密度脂蛋白,幫忙身體把多餘膽固醇從膽道與腸道排出體外,避免過剩膽固醇沈積在血管內壁。

此外,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彈性,降低血壓,消耗過剩熱量,使身體脂肪比重減少,肌肉比重增加,而減輕體重。維持固定的運動習慣除了能幫助身體舒壓外,還可以強化心血管的功能,預防動脈硬化。

平常可多吃富含EPA及DHA的沙丁魚,能抑制血液凝固,適量攝取蔬果中的維生素C能防止動脈持續硬化。而蔬果中的纖維則能吸附油脂、幫助身體將多餘的膽固醇排出體外。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09/11/10


動脈硬化已然成為現在的文明病。中醫師李思儀表示,所謂動脈硬化便是身體的血管出現老化的現象,但是現在發現許多年輕人提早在中年之前便出現動脈硬化的現象,甚至是發生中風與心血管疾病,這些都是不良的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所致。導致血膽固醇及血脂質過高,進而形成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動脈硬化就如同像是上面有許多廢棄物堆積,如果把血管想像成河流,小支流匯成大支流,但因為河道淤塞,造成河流水流不暢,嚴重甚至是潰堤(血管破裂),或者是淤塞物完全阻塞河道,形成堵塞(血栓),使下游得不到水流的滋養。

動脈硬化的危險幾乎是全身都可能發生,若是在心臟血管,可能造成心絞痛、心肌梗塞;發生在腦部則會中風;在下肢血管則會造成缺血性壞死,造成腳壞疽。若發生在心臟,輕微的是造成狹心症,使心肌發生缺氧的症狀,更嚴重的則是造成急性心肌梗塞。

醫師指出,飲食習慣會造成動脈硬化的危險增加,例如食用過多飽和油脂、反式脂肪酸、膽固醇、或熱量攝取過多有肥胖問題,也會導致血膽固醇及血脂質過高,進而造成動脈硬化而引發心血管疾病。另外,隨著年齡的增加,血管壁內皮細胞功能變差,使血管彈性變差,動脈硬化的現象會隨年齡的增加而日趨嚴重。

李思儀表示,中醫藥方可應用「丹七散」,對於心血管的暢通有幫助。還有食療應用上,可用黑木耳入方調理,有抗血凝,通血管瘀阻也有作用。詳細用藥選擇仍應經由醫師處方為宜,以免藥不對證,反而有反效果。

丹七散對於心血管的暢通有很不錯的功效,組成是丹參與川七,丹參的功效便是能夠「破宿血、生新血」,能治「血瘀、血虛」之疾。而川七更是「金瘡、杖瘡要藥」,因為有「散血、定痛」的效果。這兩種藥可去血中瘀阻之物,但是用藥劑量必須請醫師診治後再行服用,以免過量形成反效果。

另外,李醫師表示,多食用黑木耳,對預防中風與心血管疾病也有幫助,因為木耳可以抗血凝,通血管瘀阻,可用木耳60克、大棗10枚、生薑3片水煎服。也可以選用杜仲15克、淮牛膝、威靈仙、何首烏各10克煎服。何首烏可降膽固醇、通便,所以便秘者宜服,但容易腹瀉者則不建議服用。以上兩方可做為參考,醫師也提醒,中醫用藥上絕對是因人而異,切不可自行辨證服藥,藥不對證反有害。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