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媒體花絮】報章剪影 (13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0/08/24


汗皰疹患者可見在手腳皮膚會起水泡。中醫師李思儀表示,汗皰疹顧名思義是一種會起水泡的皮膚疾病,還會奇癢無比,也容易復發;許多患者多是因為自身體質過敏因素所導致,還有所謂內因性因素;和情緒與壓力也有所關聯。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汗皰疹是一種在手腳會起水泡的皮膚疾病,但卻和流汗與否無太大關係。除了在手腳會起一顆顆的小水泡外,還會奇癢無比,在水泡破裂之後,皮癢的感覺會稍退,皮膚會脫皮,暫緩一陣子後,又會再長出一粒粒的小水皰,反覆循環。在臨床上可發現,汗皰疹的年齡層其實並不固定,並非只有成年人才會得到此病,就連4、5歲的小朋友也可能會有汗皰疹的困擾。嚴重者甚至影響小朋友上課的專心度與成人工作的精神。

李醫師表示,許多人在初期發現這種疾患時,都會以為自己是不是得到香港腳或香港手,但汗皰疹的病人並非黴菌的感染,也無所謂的傳染性,而是因為自身體質因素所導致,也就是所謂內因性因素。許多研究發現,汗皰疹和情緒與壓力有關係,且除了情緒、壓力與睡眠外,體質也是有極大的關連性,好發族群多可見過敏性的體質。

中醫治療汗皰疹,從內調理,配合採取健脾、清熱利溼方式。中醫師李思儀表示,臨床上常常可見病人除了手部汗皰疹,也常伴隨過敏性鼻炎或過敏性皮膚炎的狀況,所以在治療上,必須先辨證其體質,再行用藥,從內根治,汗皰疹的狀況便能一併轉好。

汗皰疹往往需要配合治過敏。李思儀醫師表示,門診中曾有一名6歲的小女孩,因為兩手嚴重起水皰及脫皮,而前來看診。這位小女孩之前試過許多療法,但手的情況都反反覆覆,後來服用中藥約三個月後,兩手的汗皰疹早已不見蹤影。之後,持續治療她過敏性鼻炎的狀況,其間也未曾復發過,迄今就連過敏性鼻炎也都已痊癒。

李醫師表示,汗皰疹多發生在脾虛的患者身上,因為脾虛不能運化水濕,造成體內溼氣蘊積,而發在體表,形成一顆顆的汗皰疹,所以在治療上必須掌握「健脾利溼」的原則,幫助體內代謝多餘的水濕,才能徹底根治汗皰疹的狀況。臨床上可以選用五苓散,或參苓白朮散的加減。若熱象嚴重,則可以選用豬苓湯「清熱利溼」,若是皮膚癢的症狀加重,則可以加上土茯苓、地膚子等藥物。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0/08/24


汗皰疹治療須有耐心。中醫師李思儀表示,有些患者因為溼邪形成時間較久,在治療上也是需要一段時間,應持續治療,不應覺得不癢了便自行隨意停止用藥,癢時才又服。

日常保健茶飲方,醫師建議可選擇「化濕止癢茶


材料:雲茯苓5錢、豬苓5錢、白朮5錢、澤瀉3錢、桂枝2錢、土茯苓3錢、生甘草3片。


先將所有的藥材加水浸泡15分鐘。接著加入700C.C的水小火煎煮20分鐘,倒出藥汁。


再加入700C.C的水,小火煎煮25分鐘,倒出藥汁。將


兩次藥汁混合於一天內慢慢喝完即可。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2010/08/13


夏季女性要注意防範陰部感染。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夏季天氣炎熱潮溼,女性易誘發陰部感染,加上許多人都抵抗不了冰品的誘惑,外在溼熱加上喝大量冰飲,造成體內的濕邪加重。若再吃過多辛辣刺激食物讓熱象更盛,也會擴大感染的範圍。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體內濕邪便可能造成陰部皮膚容易搔癢的情形。其實,濕邪不僅會造成外陰的搔癢,就連足部的香港腳和手部的汗皰疹,都和體內的濕氣過多,脫不了關係。要改善搔癢狀況,除了維持環境的乾爽外,避免過食寒涼都是避免濕邪加重的方法。



李醫師表示,有的人以為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就不會加重濕邪,其實是錯誤的觀念,中醫認為,「濕鬱會化熱」;濕熱會加重搔癢不適的情況,若吃過多辛辣刺激的食物,猶如火上加油,讓熱象更盛,反會擴大感染的範圍。要避免陰部感染,除了在酷熱的夏季中,應勤於更換私密處的護墊,避免長期穿著悶熱潮溼不透氣的布料,以及少吃冰冷及辛辣刺激的食物。



女性陰部發炎感染可能反覆發生。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在臨床的治療中,也常遇到反覆性感染的患者,曾有位40歲的女性患者前來就診時,非常擔憂自己的反覆感染狀況,每一次的抹片檢查幾乎都是發炎,使用陰道塞劑也無法改善。



李思儀醫師表示,這名婦人就診時,明顯呈現憔悴的面容,因為工作的關係,長期的睡眠不足加上壓力,促使身體的處於正氣低下的狀況。針對這名患者,臨床治療上,處方選用補中益氣湯,和柴胡舒肝湯的加減,約2個多月的持續治療,陰道發炎的狀況,終於明顯的改善。



李醫師表示,整體而言,在診治上,患者若是發炎伴隨分泌物色黃味臭量多時,就要加重清熱解毒利濕的藥物,如苦參、黃柏、蛇床子、地膚子等。若是勞倦過度、神疲氣短者,適時加強補氣的藥物,如黃耆、黨參、白朮等,有助於體內對抗外來病菌的能力。隨證而治、用藥上也是必須因人而做調整,才能從根本改善。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813/128/2b02r.html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5日電)監委程仁宏今天指出,衛生署長期以來重視西醫藥、輕忽中醫藥發展,沒有積極改善中醫執業環境及法令,也沒有導引中醫藥人才從事研究,監察院已通過糾正衛生署。

查案監委程仁宏、趙昌平指出中醫藥是傳統瑰寶,歐美各國近年對於「傳統醫學」持逐漸開放的態度,反觀台灣卻相當輕忽中醫藥發展,沒能具體實現憲法增修條文明訂「促進現代和傳統醫藥研究發展」。

程仁宏說,韓國在1994年成立韓醫學研究院,2005年就有140名研究員,研究經費有新台幣28億元,反觀台灣,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在1963年成立,2010年預算為1.45億元,編制研究人員有54人,但現在僅26人。

程仁宏表示,衛生署設中醫藥委員會,今年的預算員額為53人,但截至1月31日的實際員額為49人,人力有限卻要掌控全國的中醫藥事務,該會預算短缺,2007年到2009年中醫藥委員會預算約占衛生署預算的0.4%。

程仁宏說,從國內醫師人數來看,2008年執業醫師人數約5萬餘人,西醫師占69.62%、中醫師占9.58%、牙醫師占20.79%;2008年中醫門診支出約187億元、占全民健保醫療費用支出金額比例約4.07%,2009年為192億元、占全民健保比例為4.03%

趙昌平與程仁宏指出,衛生署歷任署長及副署長,沒有具有完整的中醫藥資歷者,衛生署可以考慮找具中醫藥背景的人擔任其中一位副署長,擘劃中醫藥長遠策略。


當其他國家都急著發展與研究中國的傳統醫學,因為他們發現臨床的治療效果,

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教授們每ㄧ年都受邀到不同的國家,新加坡、德國、瑞士、義大利、

英國、與其他許多國家,專門有專職翻譯的人,為當地的醫師進行短期的教導與培訓,

與會者都是有西醫背景的醫師居多,甚至有北大的教授說,像德國的醫師還會將運用中醫藥

治療患者,帶至會場分享他們的治療心得。

然而,反觀台灣呢? 當他人不斷學習與前進的同時,我們卻ㄧ再削弱已有的能力與資源,

中醫的辨證論治的理論本和西醫不同,用藥的模式更不是單一的方向,亦非單方治單病,

若是硬將西方醫學的架構套用在中醫上,中醫還能保存多少傳統的獨特價值與特色呢!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病人心得分享:


 


今年四月中旬,我的眼睛突然看遠看近都不是很清楚,尤其是看近時更嚴重,可能是因為我有遠視問題,再加上長期使用電腦工作,即使後來戴上眼鏡矯正,看近有時也很不舒服,心情真的很低落.


經過二個月服用中藥,眼睛情況改善很多,至少看遠時沒戴眼鏡也變得清晰很多.


醫師真的很感謝您!


 


這是ㄧ位媽媽所寫的心得,之前幫病人診治時


都會隨口說:你們這樣的轉變,應該要分享給更多人,


除了可以讓許多人更了解老祖宗傳承的智慧,也讓茫茫


不知該怎麼辦的病人,有了治療的方向!


沒想到,真的陸陸續續接到病人寄來的信件,


其實我更希望病人能對自己的病情著墨多些


(症狀、時間或心情)


不用特別強調醫師啦!


(將病治好是我的職責。)


 


中醫的治療,辨證很重要,問診也很重要,


病人詳實的陳述更重要,但重點是有沒有堅持下去。


有許多人ㄧ開始就會問我:醫師,你看我這樣的情況


是要治療多久???


我都會很老實的回答:請問你這樣的狀況已經持續多久了?


 


如果你是突然的扭傷疼痛,當天就可以改善,後續只要好好的吃藥,恢復的狀況都會很好。


但如果你是長期多年的病症,卻期待醫師能在ㄧ次兩次的診治中,就要把你變成無病無痛,那就太強人所難了!


對於,許多過敏性的疾病,是必須改變體質的,三到六個月的治療,才能將體質轉變過來。


所以,耐心與信心,對於醫師與病人,都是缺一不可的呢!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0/08/04


隨著年齡的增加,皮膚常見鬆弛、失去彈性等老化現象。中醫師李思儀表示,老化的肌膚常見包括如皮膚鬆弛、失去彈性。老舊物質的堆積,也會造成膚色暗沉、斑點的形成。以及經常曝曬造成的皺紋問題。中醫認為,預防衰老也必須先從經絡循行與脾胃調養來考量。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隨著年齡的增加,皮膚內膠原蛋白的流失和皮下脂肪的流失,會造成皮膚鬆弛、失去彈性。而皮下微血管的循環變慢,也造成老舊物質的堆積,久而久之成為膚色暗沉與斑點的形成。另外,長期暴露在紫外線的照射下,都是讓皺紋爬上肌膚的原因。

李醫師表示,在中醫古籍的《內經》中,就曾提出人的老化因素;指出女性在35歲以後,因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男性則是40歲後,髮墮齒槁。除了說明人開始老化的年紀和因素,也提出如何抗老化的積極方式。

從經絡的循行來看,手足陽明經都上會於面,且是多氣多血的經絡。因此,預防衰老也須先從經絡循行與脾胃調養來考量。

李思儀表示,保養皮膚應從內而外,而不是只靠外在粉飾,從體內保養才能讓肌膚散發自然的光澤,如飲食避免食用冰涼食物傷到脾胃之氣,平常也可多吃山藥、薏仁、紅棗,入方調理幫助補養脾胃,也能保養皮膚。

「山藥薏仁紅棗湯」需準備山藥去皮切塊半碗、薏仁半碗、紅棗九枚。冰糖適量。做法為薏仁適量洗淨後先浸水2小時,山藥適量切片,大棗9枚,放入電鍋,加水覆蓋,外鍋加一杯水,燉熟加入冰糖即可食用。也可燉熟後打汁飲用。孕婦可用綠豆,代替薏仁食用。

李醫師表示,山藥入肺脾經,可固腸胃、潤皮毛。薏仁是陽明經藥,可益胃、袪腸胃濕濁。大棗則是脾經血分藥,可滋脾血、潤心肺、改善臉色。這三味藥在中醫是歸在穀菜部與果部。也屬上品之藥;能久服,可在日常食用與作為保健用途。想要保持年輕貌美及健康好氣色,常服山藥、薏仁、紅棗,也是簡便又經濟實惠的好方法。

穴道按摩對於皮膚美容也有幫助,李思儀表示,保養肌膚,平常可以多加按摩屬於陽明經的穴位,如按摩手部虎口處的合谷穴和手肘處的曲池穴,及腳部則按膝蓋下緣四橫指處的足三里穴,每天早晚按摩揉壓,疏通手足陽明經絡,讓臉的肌膚能得到經絡氣血的滋養,自然就不易老化。

李醫師表示,除了按對穴位外,睡對時間也是很重要,中醫強調,人體的肝膽經主管的是生長與修復的機能,掌握肝膽經循行的時間,在深夜11點到凌晨3點充足休息、深沉睡眠,也是讓延緩肌膚老化的重要關鍵。因此應保持良好的作息,勿養成熬夜的習慣。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0/07/30


若要加速美白曬黑的皮膚,可搭配一些中藥茶飲的服用。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可選用葛根、雲茯苓、白芷等入方調理。在曬後可以幫助預防曬斑的出現,與幫助曬黑的皮膚,盡快恢復原有的白皙。

李思儀醫師指出,若要加速已曬黑皮膚的美白,內服茶飲調理,可選用葛根、雲茯苓、當歸、白芷、天門冬等,都是可以加速皮膚的美白與預防曬斑的出現。其中,葛根和茯苓除了都有退熱的功效,同時也有美白的效果、白芷則可以生肌止痛與淡化斑點、天門冬有潤澤肌膚的功效。

美白修復茶飲


材料:


雲茯苓、天門冬各12克,麥門冬、白芷各10克,當歸、葛根各6克,紅棗五枚、冰糖適量。


做法:


藥材洗淨後先加水蓋過藥材浸泡15分鐘後,倒入1000C.C的水,水滾後轉文火煮10~15分鐘,濾去藥材,將藥汁於一天內慢慢喝完即可。

作用:


美白、生津、潤澤、利水;此方也有潤腸通便的效果,易腹瀉者酌量飲用。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0/07/30


夏天要預防過度的紫外線曝曬,防止皮膚的曬傷。中醫師李思儀表示,炎熱的夏天許多人往往會想進行親水的活動,水上活動雖然消暑,但更容易因為過度的曝曬,造成皮膚的紅腫熱痛,出現曬傷的狀況。甚至出現脫皮的狀況,應注意防曬。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夏季通勤的上班族,除了要忍受溼答答的汗水外,更要預防過度的紫外線曝曬,防止皮膚的曬傷。預防曬傷的要件,就是要預防過多的紫外線照射,除了避免在上午10到下午3點間直接照射紫外線外,防曬工具更是不能少,除了遮陽用具外,最實用的就是防曬油,一般而言,最好每2小時就要補擦一次。

此外,若是有進行水上活動的人,更是要加強補擦的次數。也提醒,許多人會記得要補擦防曬油,卻忘了也必須卸掉防曬油;乾淨的卸除防曬油,才不會對肌膚造成負擔,除了避免化學用品傷害皮膚外,對於預防粉刺與痤瘡也會有幫助。

李醫師表示,若出現皮膚發紅、微腫、灼熱,甚至疼痛與脫皮的狀況,這就是出現皮膚曬傷的情形。可在清潔後進行冰敷,減輕曬後的不適感。此外,可以準備冰枕,外包薄毛巾,針對曬後的皮膚均勻的降溫,之後再擦些含有蘆薈或薄荷成分的舒緩鎮定液,就可以將傷害減到最低。

曬傷後出現脫皮現象,可配合中藥外擦改善。李思儀表示,適時抹些紫雲膏,可以幫助傷口的修復,並緩解疼痛,同時幫助脫皮快速復元。

李思儀醫師表示,若不幸已經出現脫皮的現象,適時抹些中藥的紫雲膏,可以幫助傷口的修復,除了緩解疼痛外,更可以避免留下疤痕,幫助皮膚快速的瘉合。因為紫雲膏成份中含有紫草、當歸、麻油;其中,紫草可以涼血、活血、消腫;當歸則有和血、止痛、潤澤皮膚與美白功效;麻油則有涼血解毒、止痛生肌的效果。

醫師指出,一般使用上,除針對曬傷的皮膚有涼血消腫的功效,對燒燙傷的皮膚,更可以達到止痛生肌、幫助傷口癒合,與加速皮膚的新生的功效。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0/07/20


產後使用束腹帶,有助傷口的復元,及身材的恢復。中醫師李思儀表示,束腹帶的主要功能主要在於幫助傷口的復元。防止子宮及其他臟器的下垂。且由於它能束緊腹部,也能避免產婦進食過量,幫助身材瘦下來。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許多媽媽在產前就開始準備產後要使用的束腹帶,市面上可見到一種如同大型的繃帶須以安全別針固定,另一種適用魔鬼氈交叉固定的束腹帶。束腹帶的主要功能主要包括,幫助傷口的復元。

因為束腹帶可以藉由局部的壓力、幫助剖腹產傷口疼痛的減輕,並加速傷口的復原速度。也可幫助自然產的產婦較有力量的使用背部與腹部的肌肉群。

此外,可防止子宮及其他臟器的下垂,但必須用對方法,若是使用方法錯誤反而適得其反。以及由於它能束緊腹部,所以對於抑制食慾,會有正面的幫助,以避免產婦過量的進食。

不過,醫師也指出,束腹帶是幫助身體復原的的一個外在助力,但並不是只要使用後就可以常坐或常站,產婦由於生產後氣血大虛、百脈空虛,幫助身體復原的不二法門,便是充分的休息,與適當的藥膳與食療的幫助,才能真正讓身體盡快的恢復健康與體力。

產後如何正確使用束腹帶?李思儀表示,原則上,生產後便可以開始使用,一方面舒緩疼痛的肌肉,對於產婦的起身如廁或用餐都會較有力量。但晚上睡眠前,一定要拿掉,以免不利身體的循環。

李醫師表示,使用束腹帶的方法,一定要先用雙手手掌緩慢由恥骨位置處,將腹部的肌肉與深部的子宮慢慢往上推,再由恥骨處開始加強固定束腹帶;千萬不可只綁住胃部與上腹部,反而遺漏了最重要的下腹部,這樣反而會造成子宮往下垂。

另外,施加的壓力也是將下腹部(肚臍以下到恥骨處)開始束緊,此時力道較大(綁的較緊),到了胃部時綁的力道較鬆,也就是下緊上鬆的原則,才不會反而將身體的臟器推向下部。

另外,使用束腹帶的時機,李醫師表示,原則上生產後便可以開始使用,一方面舒緩疼痛的肌肉,對於產婦的起身如廁或用餐都會較有力量。起床後梳洗完畢,便可以使用束腹帶,但要記住,晚上睡眠前,一定要拿掉束腹帶,不可一整天都使用,以免不利身體的循環。

同時,對於容易出汗的皮膚也容易產生不適與搔癢的情況,而睡眠時姿勢的改變,也會造成束腹帶移位,反而達不到使用的目的與功效。

醫師指出,使用束腹帶的時間,是因人而異的。建議如果皮膚容易過敏的媽媽,除了勤於更換束腹帶,加強清潔外,盡量在自覺束腹帶已經悶熱潮溼時,就替換新。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0/07/20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基本上坐月子期間都可以使用束腹帶,但若下腹下墜感遲遲不見改善,往往是氣虛所致,這時較適合以補氣血類中藥如黨參、黃耆、川芎、當歸等改善。

李醫師表示,有些產婦會希望透過束腹帶幫助瘦身,但是已形成的脂肪組織必須靠飲食、運動與針灸多管齊下才會有幫助;雖然使用束腹帶對於避免進食過量會有幫助,但已形成的脂肪組織,要靠束腹帶消除,恐怕就無法達成了。

另外,醫師指出,許多產婦也很容易水腫,所以要避免進食過鹹與重口味的食物,與適時加強補氣的中藥,幫助水腫的消退,對於改善體型也有幫助。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0/07/07


運動傷害也可能會造成急性腰扭傷,如滑水、溜直排輪等。中醫師李思儀表示,門診中曾有一名因為滑水後腰受傷疼痛的年輕小姐,疼痛到無法順利坐下,經過針灸穴道,首先緩解疼痛,再配合行氣活血化瘀藥方來進行調理,終於有效改善不適症狀。發生急性腰扭傷時,要把握治療時間,愈早治療成效愈好。

李思儀醫師表示,門診中這名因為滑水後腰受傷疼痛的女性患者,只要稍一用到腰部的肌肉,就會非常疼痛,甚至無法順利坐下。臨床上,立即為患者施針後,這位患者疼痛就立即緩解五成以上,之後再配合行氣活血化瘀的中藥來調理,一星期後用藥後,腰部已經不疼痛,症狀終於大幅改善。

李醫師表示,其實針對突然發生的扭傷狀況,只要能當天配合針灸,疼痛都能緩解許多,輕微者甚至可以針後就活動如常,但建議後續還是要配合中藥,加強局部的氣血循環,避免產生在受傷部位產生瘀滯,而造成日後慢性的痠痛。醫師提醒,許多病人以為只要扭傷部位不痛後,就可以不必再服中藥,但是這也往往會導致多年後才發現,年輕時受傷的部位,將會隨著天氣的變化而隱隱痠疼不適。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0/06/23


預防胃痙攣,飲食選擇要注意。中醫師李思儀表示,若已經發生脹氣不舒現象,應少吃甜食與發酵過後的食物,如麵包、麵條,以及米粉與糯米,少食較難消化的食物,都是減少脹氣的來源。因為甜點會加重脹氣的不適,而少量多餐也是改善的方法之一。另外,避免濃茶與咖啡、酒類等刺激性飲料,才能顧好胃。

舒緩胃痙攣茶飲部分,醫師建議,可準備黨參5錢、白朮3錢、白芍藥3錢、元胡2錢、合歡皮2錢、甘草5片。將藥材洗淨後先加水蓋過藥材浸泡20分鐘。再倒入1500CC的水,水滾後轉小火煮20分鐘。濾去藥材,取汁於一天內慢慢喝完即可。適用於工作壓力大,常覺胃部抽痛不適者。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0/06/23


發生胃痙攣的現象,可配合穴道按摩調理。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可按摩太衝穴、合谷穴。太衝穴也就是所謂的「快樂穴」,是肝經的原穴,反覆按壓3至5分鐘。還有按壓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通常壓力造成的胃部不適,按壓這兩個穴,便可幫助緩解疼痛不適的症狀。

李思儀醫師表示,按摩身體的「快樂穴」,便能有效的紓解不舒的狀況。所謂的「快樂穴」就是肝經的原穴「太衝穴」,能紓解情緒上的鬱悶,以及緩解疼痛不適的情形;位置在足大拇趾與次指的交會處,往後三根橫指的距離,可用圓頭的原子筆頭往下按壓,就會有酸脹痛的感覺,以按揉五秒,放鬆三秒的頻率,反覆按壓3~5分鐘,便可以紓解疼痛。若是生活壓力較大,容易煩躁、易怒的朋友,平常也可多按壓此穴,可紓解胸悶、鬱卒的心情。

此外,李醫師表示,也可按壓手部虎口處的「合谷穴」,按摩此穴時,以兩手相握,以另一手的大拇指,按壓另一手的合谷穴,反覆交替按摩到疼痛舒緩為止。整體而言,這兩個穴道都是經絡的原穴;太衝穴是足厥陰肝經的原穴,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所謂「五臟六腑有病皆取其原」,所以壓力造成的胃部不適,按壓這兩穴便可緩解症狀。

另外,醫師建議,若是有胃痙攣疼痛的現象,應避喝冰飲,改喝溫水,並可以藉熱敷的方式,改善局部的循環,緩解痙攣的現象。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0/06/23


飲食不規律、狼吞虎嚥,可能造成發生胃痙攣的現象。中醫師李思儀表示,現代人的工作繁忙、生活步調快,許多人三餐飲經常快速解決,更有些人無法規律吃三餐,造成許多腸胃道的疾病。常見三不五時胃部的抽痛,甚至痛到冷汗直冒。中醫也強調「肝木克脾土」,情緒與壓力都可能造成胃脹氣,引發胃痙攣。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規律的飲食是防範胃痙攣的首要重點,其次放慢進食的速度,狼吞虎嚥會加重胃腸的負擔,對於營養的吸收更是一大阻礙。同時,因為唾液中含有豐富的澱粉酶,為有充分的咀嚼,才能讓澱粉酶消化嘴中的食物,若是三兩口就吞下食物,還未充分研細的食團,便會增加胃部的負擔。以及別讓情緒與壓力影響進食,俗話說「吃飯皇帝大」,便是強調進食時勿煩惱或者憂愁、惱怒生活中的事,這些都會造成交感神經的興奮,進而抑制腸胃道的正常蠕動,影響消化液的分泌。

醫師指出,中醫也強調「肝木克脾土」;情緒與壓力都會造成消化的障礙,影響腸胃道的蠕動,久而久之成為胃脹氣,是胃痛的根源,也可能引發胃痙攣,更有許多人因為脹氣和胃痛影響到進食的食慾。


http://www.tssdnews.com.tw/?FID=11&CID=105436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0/06/16


低血壓患者常見氣血虛症候。中醫師李思儀表示,低血壓一般是認為若是成年人的血壓長期低於90/60毫米汞柱者便稱為低血壓。可能是姿態性低血壓,姿勢的突然改變所導致。還有因為生產後,或外傷因大量血液流失,也可能發生低血壓的狀況。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形成低血壓的原因有多種,有一種屬於姿態性低血壓,起因多姿勢的突然改變,導致血壓突然下降,而產生眩暈、站不穩的狀況。還有,中醫治療短時間的大量失血也要注意。因為生產後或外傷因大量血液流失,可能會發生低血壓的狀況,這時治療的方向必須注重先補氣。

醫師說明,中醫強調所謂「氣為血之帥」、「陰血不能速生,元氣首當急固」,如果是因為短時間的大量失血,導致血壓突然降低,這時若是用補血之劑,反而會耽誤治療之效,因此,應該採以補氣之劑,如黃耆、黨參、人參等,先補其氣,「陽生則陰長」,元氣補足,這樣血壓自然就會慢慢回復正常了。

李思儀表示,中醫治療低血壓可分三類,若是長期都處於血壓過低的患者,用藥要看其表現的證型,再行斟酌用藥,一般可分為「氣虛」、「血虛」以及「氣血兩虛」這三種類型,加以辨證用藥。

李思儀醫師表示,中醫辨證治療,針對「氣虛型」,患者多表現出容易疲倦、容易流汗、怕冷、稍一勞累則喘氣、講話有氣無力,在脈象上則多為沉細。這類型的病人,需要多加強補氣之藥,另外,配合適當的運動鍛鍊自己的身體也很重要,藥方可用補中益氣湯的加上黃精。

李醫師表示,而「血虛型」,這類患者需分辨是因為短時間內失血導致,如生產後或因為外傷,還是長期由於脾胃功能的退化,導致生血來源不足所導致。還有,也可能因肝血虛所導致。一般而言,這類患者多表現為面色蒼白、容易頭暈、眼花,睡眠品質亦不佳,淺眠多夢或難以入眠,平常易容易心悸或者手腳容易發麻等。脈象多為細脈或細數無力之脈,舌質也多偏淡。

若因生產或外傷導致的失血,則以補氣藥為主、補血藥為輔,其他患者以加強補血藥的加減為主,如歸脾湯加上丹參、桑椹、阿膠等。

另外,還有「氣血兩虛」型患者因為氣隨血而耗散,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休克的現象,這時須以大量補氣藥並加上強心藥,作為急救用。同時,還有一種屬於長期臥床患者,氣血生化來源都不足,加上身體機能的衰弱,更是需要氣血雙補藥,幫助體力的恢復。可用十全大補湯的加減,加上溫通心陽藥,如人參、炮附子等藥材。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家中有低血壓老年人,應注意家中擺設。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姿態性低血壓多發生於老年人,所以建議家中有長輩者,在清晨睡醒之後,一定要先活動手腳再行慢慢起身,或是如廁後,一定要扶著把手,再行起身,以免因為一時血壓降低,眼前一黑而發生摔倒的憾事。

醫師指出,也有許多人是屬於長期低血壓,伴隨頭暈、眼花、心悸等,這類型的患者也需要經過中醫師辨證後,再行用藥調理,幫助身體會復到正常的血壓值。也提醒勿迷信偏方隨意亂服藥。



http://www.tssdnews.com.tw/?FID=11&CID=104583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0/05/07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唇皰疹發作時,應儘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或油炸的食物,包括巧克力、花生、腰果、芒果、可樂、豌豆等也都不建議食用。平時更要注意生活作息的正常,維持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有助於壓力的舒解,都可幫助防止皰疹再發作。

保健茶飲方可選擇


清熱止痛茶


材料:


準備土茯苓、金銀花各6錢、薏苡仁5錢、山藥3錢,山梔子、赤芍、荊芥穗各2錢,生甘草五片,加入1000C.C的水浸泡15分,大火煮滾後,轉小火再煮15分即可。


適用於脾胃濕熱盛的唇皰疹,伴隨著口氣重、容易口渴及便秘的體質。




「補氣消腫飲」


材料:


準備生黃耆7錢、蒲公英5錢,白朮、白芍、薏苡仁、雲茯苓各3錢,生甘草五片,加入1000C.C的水水浸泡15分,大火煮滾後,轉小火再煮15分即可。


適用於脾虛胃弱容腹瀉、脹氣,唇皰疹常發作的體質。


http://www.tssdnews.com.tw/index.php?FID=11&CID=99564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2010/04/23 00:07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甲狀腺亢進患者,日常生活保健有何須注意?中醫師李思儀表示,不論是預防或治療,在心情上盡量維持愉悅,少憂慮、不生氣、減煩惱,都是使肝經氣機調暢的方法;另外盡量在晚上11時就寢,不熬夜,也可幫助肝膽經循行順暢。



醫師提醒,在飲食、情緒與生活習慣上的調整,都是重要的保健關鍵。由於甲狀腺亢進的病人,容易出現心悸、多汗和煩熱的情況,更有些人不易入眠,所以刺激性的飲料或食物,如咖啡、茶、麻辣鍋等,多不建議食用。



李思儀醫師強調,用藥是治療之道,但每天的生活方式也是與治療的成效密切相關。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   2010/04/23 00:07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常見突眼、手指異常顫抖等,脖子變粗等明顯症狀。中醫師李思儀表示,此症包括精神上出現容易焦慮緊張。還有出現眼脹或突眼、甚者眼痛或視力模糊,且容易手指顫抖或麻痺感,以及脖子變粗、嚴重者除了喉嚨有壓迫感外。中醫認為,發病病位其實和肝經有密切相關。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甲狀腺亢進有許多臨床上常見的症狀,精神上出現容易焦慮緊張、心情易急躁或鬱悶、情緒容易激動或神經質,並伴隨心悸、心跳加快。在外觀上會出現眼脹或突眼、甚者眼痛或視力模糊,且容易手指顫抖或麻痺感,女性朋友還會可能月經量少而經期不正常、也可能不容易受孕或容易流產、早產等。



但最明顯的是發現脖子變粗、嚴重者除了喉嚨有壓迫感外,外型更可能如乒乓球大。古人又稱為「癭病」。早在古代時就描述癭病與地理環境的關係,也曾記載癭病與情志間的關係。在古書中更將癭由外觀或病因做治療上的區分,如隨「憂愁消長者,稱為氣癭」、「堅硬不可移者,稱為石癭」。



李醫師表示,中醫認為,此症的發病病位其實和肝經有密切相關;「肝開竅於目」,且循經過喉嚨,肝氣的順暢與情志有密切相關,且肝主藏血,氣機不暢容易造成氣滯血瘀,進而影響女子的胞宮與經行,出現月經不正常,或不容易受孕,甚者流產的情況。而手指顫抖或麻痹,更是肝腎陰液過度虧損,所導致的現象。



情志內傷易誘發甲狀腺亢進的發生。中醫師李思儀表示,此症的發生和情志內傷,如壓力、惱怒或過於憂慮,飲食習慣,或缺碘也可能導致甲狀腺腫大。甲狀腺亢進多發生在女性,中醫也強調,「女子以肝為先天」,也是說明了肝經氣機的運暢,對女性而言更形重要。中醫治療多從理氣舒鬱著手調理。



李思儀醫師表示,甲狀腺亢進的治療需因人制宜,因時而異,中醫在辨證治療上,都要探求其發生機制,表現的症狀,再歸結其證型用藥。整體而言,此症在治療上,要特別注意情志的問診,若是心情容易緊張、鬱悶者,就要著重「理氣舒鬱」,藥方可用如逍遙散,加上桔梗、木蝴蝶、射干等,幫助利咽作用。



此外,李醫師表示,若患者發病若時間較久,腫塊較硬者,就要著重「軟堅散結」部份,如夏枯草、牡蠣殼等。如果出現容易飢餓,也要適時加入清散胃火、顧護脾胃的藥。以及,若陰液明顯不足,而導致出現心悸難眠、眼乾、手顫的症狀時,可加用滋養陰液的藥方,如一貫煎等,組成含生地、枸杞子、沙參、麥冬、當歸、川楝子。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奇摩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12/128/23pbe.html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腸病毒是透過接觸與飛沫傳染,所以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經常洗手,對於預防腸病毒有正面的幫助。同時,提升身體的正氣也很重要。



醫師表示,三餐應正常攝取,晚上儘早休息,對於增加抵抗力,提升身體的正氣是相當重要,人體「正氣足則邪不可干」,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即使感染了腸病毒,卻不會出現不適症狀,而也些人卻出現的不良的反應。所以多洗手、提高身體的正氣,是預防腸病毒的最好方法。



也提醒家長,若家中小孩若有嗜睡、活動力差、手腳無力、全身性抽搐、嘔吐、呼吸急等現象,有可能是腸病毒重症前兆;應立刻就醫,避免病情惡化。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奇摩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12/128/23pbc.html


腸病毒流行期,對於幼童造成健康上的威脅。中醫師李思儀表示,腸病毒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被感染時所出現的症狀多為多為發燒、口腔潰瘍、手腳出現紅色疹子,疹子上大多出現小水泡。好發生於10歲以下的小孩,而3歲以下屬於高危險群,這是因為小孩的病情變化較大人快,所以一有不適症狀,儘早就醫很重要。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雖然腸病毒可能引起多種疾病,但其實有很多人的染病過程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有非常高比例的患者是不會有特殊症狀,也就是所謂的「無症狀感染」。關於腸病毒的典型症狀,包含口腔出現白色點狀潰瘍、手掌和腳掌出現紅疹及水泡,並出現發燒的症狀。



此外,因為咽喉部的潰瘍疼痛,會影響小孩子的食慾,所以盡量以清淡、潤滑的液體狀食物讓小孩子時用,如稀飯就是很好的選擇,同時中醫也認為,稀飯也有「保脾胃之氣」的功效,對於身體的復元也有幫助。



醫師提醒,腸病毒重症者甚至會造成許多器官的病變,如腦炎、肺炎、肝炎、心肌炎、胰臟炎甚至造成死亡。由於腸病毒好發生於10歲以下的小孩,而3歲以下屬於高危險群,這是因為小孩的病情變化比大人快,所以一有不適症狀,應儘早就醫。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中醫治療腸病毒可應用清熱解毒方式。在中藥用藥中,可選用普濟消毒飲的加減方,以清熱解毒方法,對於因為熱毒而導致的發疹、發燒,或咽喉潰瘍、腫痛都有幫助。



李思儀醫師表示,腸病毒在中藥選方中,可選用「普濟消毒」飲的加減方,以清熱解毒,普濟消毒飲屬於清熱瀉火劑,組成包括黃芩、黃連、連翹、板藍根、升麻、薄荷、鼠黏子、殭蠶、柴胡、桔梗、玄參、馬勃、甘草、陳皮。臨床上常應用來治療風熱疫毒之邪,壅於上焦,發於頭面,惡寒發熱的問題。以及改善患者咽喉不利,口渴舌燥等現象。各藥共用有疏風散邪、清熱解毒的功效。



李醫師表示,因此以此方作為加減,對於因為熱毒而導致的發疹、發燒,或咽喉潰瘍、腫痛都很有幫助,這一帖方在古代就是治療傳染病為主,在現今的研究中,也發現此方對於縮短腸病毒感染時間,有明顯地幫助。



醫師提醒,但是傳染病會因個人不同的體質而出現症狀輕重不一的現象,這時用藥的加減就很重要。所以,建議若出現不適的症狀仍是儘早就醫,經過中醫辨證後用藥為宜。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