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記錄下吃藥後的改善狀況


因為


這可以作為許多人在治療疾病時的參考


尤其是皮膚疾病


可說是非常難纏


臨床上


也曾見過幾十年嚴重的皮膚疾病


病患只知道服用類固醇


卻仍然無法根治


生活的品質與心情都大受影響


究竟


中藥可以改善這些皮膚疾病嗎


當然是可以


但是


治療的過程會出現不同的變化


這是病患必需要知道的


 


首先


如果是長期使用類固醇者


在停藥後很常見反彈


也就是說皮膚的狀況會變嚴重


這是依賴後的反彈效應


反彈狀況的狀況


依使用時間而成正比


 


其次


發病後


以中藥治療者


改善的時間會較快


有的人會發現癢的情況與時間都縮短了


有的人則會在短期內急速更癢


但發出來以後


就會好轉


不需過度擔心


更癢的時間有的只持續幾天(多數)


有的持續一至二星期(少數)


這是正常的反應


 


但有一種人


本來治療的狀況都很穩定


但是


不小心吃的中醫所謂的「發物」


結果就更癢了


這是因為食物導致


只要馬上停止再吃


癢的狀況便會減緩


所以


我特別強調


一定要避免吃到「發物」


治療皮膚疾病的患者


請一定要注意這點


 


究竟哪些東西屬於發物?


可參考以下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cms-doctorlee/article?mid=2735&prev=2738&next=2729&l=a&fid=33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最近一位病人的治療經驗談


感謝她寫得這麼仔細


可以詳實的紀錄下治療後的反應


這點非常重要


我會再詳細的說明


 


http://tw.myblog.yahoo.com/cms-doctorlee/guestbook


5月中旬皮膚﹝小腿、大腿﹞開始癢起來,尤其是洗完澡、晚上睡覺、剛起床的時候癢得更嚴重,剛開始以為是不是家裡打掃得不夠乾淨有塵蹣,就把窗戶、地板、棉被全部擦拭、清洗,但是症狀仍未改善,只好去皮膚科看診,經過醫生的診斷我得了蕁麻疹,必須吃藥、擦藥治療,吃完飯後吃了一包藥沒多久,副作用就開始了,覺得頭很昏,寫字時拿筆怎麼沒力氣,更糟的是這麼才剛吃完飯又肚子餓了,這些都是藥的副作用,因為藥單上都有標示,所以我沒有特別在意,大約過了幾小時,我的疹子竟然不癢了,腿上有些疹子也消了,當時我很高興覺得那位醫生醫術很高明,才吃一包藥就有效,﹝雖然副作用讓我很難受,但是有效總比癢好吧!﹞後來,就陸續服了3包藥,因為副作用讓我吃不消,加上疹子也消了,就沒再吃藥了,沒想到停藥後,後開始癢了,原本只有腳在癢現在連四肢都癢起來了,再沒辦法的情況之下,又去看了第2家皮膚科,經過診斷後醫生說我得了蕁麻疹和濕疹,不過只要吃抗組織胺和擦類固醇藥膏就會改善,叫我別擔心,吃完、擦完藥後疹子就不癢了,可是到了晚上睡覺癢得更嚴重了,幾乎癢到整個晚上無法入眠,非常痛苦,而且疹子長的範圍越來越擴大,連脖子、耳朵都有,回去複診時醫生也是開同樣的藥,告訴我這個需要時間沒辦法這麼快就好,這是免疫力下降,身體的一個警訊,並叮嚀我要多休息、多喝水。


病情依舊反反覆覆大約過了3個禮拜,6/13﹝一﹞下午看到李醫生在節目,講中醫治療蕁麻疹的方法,覺得很不錯,馬上上網找李醫生看診的中醫診所,6/15﹝三﹞第一次給李醫生看診,看診過程李醫生非常有耐心地幫我把脈、檢查疹子、﹝李醫師說我是得蕁麻疹沒有濕疹﹞,並且叮嚀我要忌口的食物及要按時服藥,接下來就幫我用耳針、針灸,回到家後疹子就不比較不癢了,到了晚上睡覺雖然有癢但是情況比之前明顯改善許多,也不會像之前整晚癢得無法入睡,過了2天慢慢癢的時間也縮短了,我記得看診時李醫師告訴我,吃中藥是在調整體質,體質變好,蕁麻疹就會消失,所以需要耐心及時間,


6/17﹝五﹞那天中午開始耳朵、臉突然很癢,照鏡子看到臉又紅又長疹子,伴隨著身體發熱非常不舒服,想抓又不敢抓怕留下疤痕,看到臉上這樣此刻心情非常低弱,當天晚上又再回診找李醫師,李醫師再幫我用耳針、針灸治療,並且告訴我這是氣血在走動是很正常的反應不用擔心,到了睡覺的時候,症狀更嚴重全身癢得更厲害,整晚翻來翻去躺也不是坐也不是,家人看到我情況那麼嚴重,還要帶我去掛急診,後來在我很堅持之下還是沒去,因為之前吃了3個星期的西藥也沒好,而且中藥我才吃3天而已﹝醫生畢竟也是普通人不是神仙,藥也不是仙丹,總是要給時間去調整﹞我想如果吃了2個禮拜真的都沒改善,再考慮換醫生,


6/18﹝六﹞下午睡醒後,疹子已經不癢了、臉部的紅腫也消了,慢慢的一天比一天身體情況更好了,本來伴隨著蕁麻疹其他的身體不適﹝如腹脹、頭暈、想吐也完全不見了﹞,


6/20﹝一﹞去複診時,把我的這幾天的情況由嚴重到好轉全部告訴李醫師,她很有耐心地跟我解釋這些狀況,又幫我用耳針、針灸治療並調整藥,又過了一週我的情況更好了幾乎好了九成,只有局部一點癢而已,


昨天6/27﹝一﹞回去複診後,李醫師又幫我用耳針、針灸治療並調整藥。 給李醫師看診雖然只有短短的二週,但是我從她身上看到她對病人的關心及用心真的很令我感動,雖然得蕁麻疹的期間真的很痛苦,但是我很幸運地遇到這麼好的醫師並且在短時間之內把蕁麻疹治好,生病期間也上網尋找過蕁麻疹的資料,看到有人把得了蕁麻疹反覆發作醫治不好的痛苦寫在留言板上,請人幫忙想辦法,看到他的痛苦我真的很能體會,想想當初自己堅持中醫治療是對的,遇到好的醫生幫我們治療疾病時,我們自己也要完全跟醫生配合,例如:對食物的忌口及有沒有按時吃藥、複診,這樣互相配合之下身體才恢復得更快更好,希望與大家共勉之。 clair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能與大家分享


許多實用的中醫保健資訊


實在是讓人覺得很開心的一件事



而且


在這裡


遇見許多很棒的朋友們


文華擁有專業的能力



能讓人覺得很開心的笑容


希望我也有這樣的魔法


讓病人們看到我就覺得心情放鬆了一大半


哈哈哈...




 


右邊的是


有著三個可愛寶貝的維尼媽


維尼媽常常會逗的大家笑成一團


維尼媽也擁有一個高人氣的部落格呢!




這位是馬偕小兒科黃瑽寧醫師


黃醫師最近出了新書《身教》


的確


身教是最重要的...


 


請你跟我這樣過


有許多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討論話題


且有Dr.Lee努力為大家準備最實用的保健資訊


更多的訊息可以鎖定


超視33台


星期一到星期四晚上八點


 


上週與大家分享


便秘問題


後續有許多網友問到節目中的茶飲


Dr.Lee與大家分享以下三道茶飲


 


消脹茶飲


特別用到老祖宗的益生菌~神麴


藥材:烏梅5枚、神麴0.5g、黑糖10g(一匙)、水500cc(或一個馬克杯量)


作法:將熱水先加入烏梅浸泡5分鐘後,再加入黑糖和神麴拌勻即可


注意:授乳中不宜


神麴功效


化水穀宿食、癥結積聚,健脾暖胃。


 



痔瘡茶飲


針對容易疲累,排便無力者


藥材:黃耆20g、麻子仁10g、荷葉6g、水700~900cc


作法:將藥材洗淨後後用滾水浸泡20分鐘即可(或小火煮10分)


 


 


順暢茶飲


針對排便乾硬、疼痛者


食藥材:麥門冬20g、生地10g、蜂蜜三大匙、水700~900cc


作法:


1、               將藥材洗淨後後用滾水浸泡20分鐘


2、               要喝時再加入蜂蜜攪拌即可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晚回到家後


趁著喝湯時順便看一下新聞


沒想到居然看見「瘦身唇膏」


強調茴香可以抑制食慾、幫助瘦身


 


說到


茴香又分大茴香與小茴香


古稱作「懷香」


大茴辛熱


小茴辛平(《神農本經》言辛溫,我偏向本經所言)


大茴香功用


可以暖丹田、補命門


開胃下食、調中止嘔


但不可多食,因為辛熱不利於眼睛(損目)


 


小茴則是在印度料理非常常見


還有義大利人也超級愛用


有名的茴香酒(超超超濃烈的....


就是使用小茴香


能理氣開胃,亦治寒疝


 


其實兩種都能理氣開胃,治療腸胃的冷痛


或寒性的疝氣,也能治療虛寒型的腎虛


尤其


針對小孩子食慾不好或容易脹氣者


倒是可以在食物中加一些茴香


除了可以提味


還能夠開胃、消氣


治腹冷不食或脹氣


 


說著說者


不自覺的肚子咕嚕咕嚕響


哪天來用大、小茴香滷一鍋


有媽媽的古早味的茴香滷九寶


豆干、素肚與雞腳、


百頁、粉肝和海帶


再加


雞胗、牛肉配滷蛋


 


看來減肥要靠茴香


恐怕~


再說下去


會被廠商罵


不講了!


 


下次應該


先來詢問中醫師的專業意見


再來調配更新的瘦身純蜜啦!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r.Lee特別在


土城易元堂中醫診所


增加兩診看診時間


詳細資訊如下


 


易元堂中醫診所


()早上10:00~12:00 下午2:30~4:30


台北縣土城學府路一段107 (板南線海山站)


(02)22634668


(02)22634669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因為個人因素


好一陣子


沒來「談古論今話中醫」




(漂亮的主持人袁麗和布景師雅玲)


今天


終於又來囉!


感謝大家熱情的招待


每個人都很棒、很親切、很善良


來這裡真不像在工作


倒像來和好友們話家常...


 



 


謝謝粉厲害的造型大姊們


因為有大姊幫我變裝


才能呈現這樣有中國味的感覺...





 


聽說今天大家因為我


都特別早到


太感動了....


謝謝你們呢!


請大家一定也要收看


用心製作的優質節目


「談古論今話中醫」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味之義


凡藥


酸者能澀  能收


苦者能瀉  能燥  能堅


甘者能補  能和  能緩


辛者能散  能潤  能橫行


鹹者能下  能軟堅


淡者能利竅  能滲泄


 


酸鹹無升


辛甘無降


寒無浮


熱無沈


 


再閱藥性總義


才突然體會到自古的大醫家


真是熟讀並靈活運用藥性


從藥性中悟出真義


才能創造出流傳百世的好方啊!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間福報2011/6/11


文/李思儀醫師


泌乳茶

功能:氣血雙補,幫助乳腺暢通。

材料:黃耆五錢、王不留行三錢、當歸三錢、麥冬三錢、柴胡一錢、生甘草五片。

作法:

1.將中藥洗淨後置入藥袋,加入八百~一千CC的水,先浸15分鐘。(月子期間可以將水換成米酒)

2.以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繼續煮15~20分鐘即可。

3.可於一天內慢慢喝完。


http://tw.blog.yahoo.com/post/post_html.php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人間福報2011/6/11


文/李思儀醫師


哺乳的過程中,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素食者可以以豆類代替,並增加堅果類攝取。

月子期間建議蔬果類的攝取,盡量以深色類為主,少食涼性(瓜類水果如:西瓜、香瓜、哈密瓜等)與酸澀(如檸檬、百香果、鳳梨等)水果。蔬菜類可選擇紅鳳菜、波菜、菜、皇宮菜、川七葉、地瓜葉、南瓜等。水果類可選擇葡萄、櫻桃、芭樂、荔枝、龍眼、香蕉、蘋果、枇杷等。

在平時的零嘴中可以添加適量堅果類,如核桃、杏仁、栗子、腰果等,但建議均以原味為主,不添加鹽或糖,避免加深口渴及水腫的問題。

月子期間,維持愉快心情、吃得飽與睡的好,盡量找時間休息,這段時間應該是許多職業婦女難得可以完全放鬆的日子,家人們也不妨盡量給予辛苦生產的媽媽支持與陪伴,經由良好月子期間的調理,才能好好守護產婦往後的身心狀況,所以坐月子可說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呢!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28914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間福報2011/6/11


文/李思儀醫師


哺餵母乳的過程中,乳頭會比原先的面積稍大,顏色也會加深,這是自然的現象,但隨著哺乳過程結束,只要慢慢的停乳,原先的乳頭大小會回復到原本的size,色素的加深也會隨著時間逐漸的淡化,也可以請中醫師選用具美白效果的中藥,幫助色素的淡化。

至於如何維持原本乳房的大小,則要記住一個原則:不要在短時間內馬上停乳,例如一、兩天內就讓乳汁停止分泌,把退乳的時間拉長,緩慢的退乳,就可以不讓乳房頓時萎縮,而影響外觀了。

另外,適時做些乳房的按摩或配合針灸,亦可維持美好的形狀,只要好好照顧自己的乳房,把握以上的原則,健康的哺乳和維持乳房的勻稱是不衝突的。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28913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人間福報2011/6/11


文/李思儀醫師


許多媽媽想要親自哺乳,卻又擔心無法成功的餵乳,其中乳腺炎便是許多媽媽共同的夢魘。

該如何預防乳腺炎的發生呢?首先,勤於餵乳,產後的媽媽由於氣血大虛,身體疲累,往往會疏忽了定時擠奶的重要性。甚至由於太累,整晚未起身排空乳汁,隔天一早便發現整個乳房脹痛難忍,嚴重者甚至紅腫疼痛、無法觸碰,並伴隨發燒的狀況,這就是典型的乳腺發炎了。

定時排空乳汁

所以,預防乳腺炎的首則,便是養成定時排空乳汁的習慣。一般而言,剛生產完的媽媽,建議三至四小時排空乳汁一次,或是自覺脹奶時便可以準備哺乳,或用吸乳器將乳汁擠出。

隨著小baby的成長,哺乳的間隔也會逐漸的拉長,慢慢變成四到五個小時一次,這時媽媽也會較為輕鬆,因為終於可以在晚上擁有一夜好眠了。

哺乳的媽媽是很辛苦的,但其中與孩子親密的互動與成就感,也是無法取代的,而在哺乳的過程中,更有助於自身體態與健康的恢復。

若是已經發生乳腺炎,建議除非是疼痛難忍,否則還是以熱敷的方式,幫助乳腺暢通。親餵前先熱敷,再以疏乳棒或圓頭的按摩梳,由乳房外側向乳頭方向梳揉按摩,過程中會伴隨微微的不舒服,那是因為乳腺已經堵塞所產生的疼痛,因為「不通則痛」、「通則不痛」。

熱敷與按摩

熱敷與按摩都是幫助乳腺疏通的好方法。輕微者,經過幾次熱敷、按摩與親餵的過程,乳腺的疼痛與硬塊便會大大減輕;但若是嚴重者,建議可以配合疏通乳腺與清熱消炎的中藥,幫助乳腺消除腫痛。

臨床上常見有些媽媽的乳腺堵塞是在深部,很難透過按摩的方式改善,這時除了配合疏通乳腺的中藥外,亦可經由專精針灸的中醫師,透過針灸改善此處的循環,幫助堵塞的乳腺疏通。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28911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間福報2011/6/11


文/李思儀醫師



有句廣告詞講到「天然的最好」,的確是!天然的母乳,品質勝過配方奶,所含的營養成分更多,可幫助寶寶在神經元與智力上健康發育,其中的免疫球蛋白更是保護寶寶不受到感染的防護罩。且對於未來發生過敏的機率更是可以大大降低,如過敏性濕疹、蕁痲疹、氣喘、過敏性鼻炎等。另外,媽媽親自哺乳,對於提升寶寶的安全感與親密感更是無可取代。

哺乳可減少女性疾病

哺乳不僅對寶寶好,對於媽媽也有許多好處,首先在哺乳過程中會刺激子宮收縮,對於惡露的排出有直接正面的影響,並可幫助子宮的復原。其次,研究上也顯示,哺乳可以降低停經前罹患乳癌與卵巢癌的機率。

另外,由於哺乳會消耗大量的熱量,只要配合適當均衡的飲食,對於產後身材的恢復,可說是一大助力。所以親自哺乳,不僅是對寶寶和媽媽都有正面的助益,更是環保又經濟實惠的方法。

雖說是好處多多,但是臨床上曾碰到許多哺乳困難的媽媽,甚至想要放棄哺乳,有的是產後乳汁分泌始終不足,有的是產生乳腺炎的狀況,導致乳房疼痛不舒服。讓許多新手媽媽畏懼而煩惱不已。

針對預防產後乳汁分泌不足而言,特別要強調盡早讓小寶寶接觸媽媽的乳頭,小寶寶在出生後一小時內有強烈直接的吸吮反射,這時讓小寶寶直接與媽媽接觸,對於媽媽乳汁的分泌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當新生兒吸吮乳房時,除了刺激泌乳素分泌增加,同時也會刺激媽媽產生排乳反射(當媽媽聽到小寶寶的哭聲時也會不自覺刺激此反應)。

另外鼓勵親餵的方式哺乳,除了可以幫助剛出生的嬰兒建立安全感之外,也可以預防產後媽媽因為要擠乳而產生媽媽手(拇指肌腱炎)的狀況,而親餵可以更直接刺激媽媽的乳汁分泌,除了增加乳汁外,對於預防乳腺炎也有直接的幫助。

高蛋白配合穴道按摩

但是,產後有些媽媽因為氣血大虛,以致乳汁分泌不足,這時就需要適時靠些補充氣血、舒暢乳腺的泌乳茶,幫助媽媽乳汁的分泌。而多補充高蛋白的食物,加重食補的部分,再配合穴道的按摩,更是直接有效的方法。可以選用足三里(位於膝蓋下四根橫指處,離脛骨外緣約一根手指的距離)、三陰交(距離內踝骨骨尖、往上四根橫指處)。可以用原子筆頭圓頭處,多按摩這兩個穴道,幫助氣血的恢復,也有助乳汁的分泌。

另外,若是產後過於疲倦或勞累,也可能影響乳汁的分泌量,臨床上有些媽媽就發現,若是睡眠品質不佳或是過度勞累,隔日的乳汁就會明顯的不足,所以為了有充足的乳汁,多休息放輕鬆也是很重要的。

門診時也常有媽媽本來乳汁分泌都很順暢,但是突然乳汁減少的情形發生,經過詢問下得知,因為心情鬱怒與家人發生爭執導致,因為乳房也是肝經經過之處,「肝主舒暢條達」,若是因為鬱怒導致氣機不暢,也是會影響乳汁分泌的狀況,甚至產生乳腺炎的情形,這時可以多按摩「太衝穴」,位於足大趾與次趾交界處,往上三根橫指的距離,這個穴道我又稱為「快樂穴」,因為對於心情鬱悶、煩躁,都有很好的緩解效果。常按摩更是可以幫助乳腺的疏通與乳汁的分泌。

所以,產後除了不要太過勞累外,維持一分好心情,對於身體的恢復與乳量的增加,都有正面的幫助!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28912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天有網友詢問


在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


中Dr.Lee所提供的止癢茶飲內容為何?


 


Dr.Lee秉持著希望將


中醫養生與治療的觀念


分享給更多人


所以


總是希望提供最好的養生觀(或治療方式)


給有緣的你(妳)


 


但是


Dr.Lee也要細心的提醒網友們


中醫療癒中所重視的是個人差異性


雖然


中藥單味藥的功效不變


但中藥藥方卻會因每個人體質的差異


而必須有所調整


 


且針對過敏的治療


急性發作期和緩解期所使用的藥方都不太一樣


還是


希望有這方面困擾的網友們


能夠讓中醫師望聞問切後再做藥物的加減


 


 


抗敏茶飲


針對:有過敏體質的朋友在緩解期所飲用


材料:15g、白朮10g、防風10g、土茯苓10g


作法:將以上藥材加入三杯馬克杯的水量共煮20分鐘,濾去藥材即可


功能:針對皮膚容易發癢過敏,尤其平常容易感冒,或伴隨過敏性鼻炎的朋友,可以改善發癢不適的症狀。


 


地膚子浴湯


將一兩(30g)~二兩地膚子裝入藥袋最好是另外加一鍋水煮開後煎15~20,將水倒入浴缸,浸泡可改善皮膚風熱發癢等


地膚子的功效:作浴湯,去皮膚風熱、丹腫。


 


更多實用資訊,可以鎖定


星期一到星期四晚上8:00


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


Dr.Lee將會陸續分享更多的中醫治療與保健資訊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病患總會問我


到底在家可以多吃些什麼,能對病情有所幫助?


許多人希望可以藉由食物


來幫助病情


但卻也往往忽略了


如果吃錯東西對病情無益且有害


 


在針對異位性皮膚炎


傳統中的發物就要避免


如果有認真看我之前寫的文章


一定會知道「何謂發物」


忘記了嗎?


沒關係,Dr.Lee再說明一次


肉類:鴨肉、鵝肉


海鮮:蝦、蟹、蝦米、鰻魚、土虱等


蔬菜:竹筍、香菇、茄子、花生米


水果:芒果、奇異果、榴槤


零食:巧克力、餅乾等


這些東西不是完全不能吃


而是盡量不要吃


有些敏感病人


只要一吃到


快則當天


慢則隔天


皮膚就會更癢


 


所以


與其要多吃什麼改善病情


我想除了


認真配合醫師治療


按時服藥


不要吃到不該吃的東西


在治療皮膚疾病上


比要多吃什麼來的更重要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1/06/10


女性骨盆腔發炎,常見造成下腹疼痛、下腹下墜感、腰酸疼痛及分泌物多等現象。中醫師李思儀表示,骨盆腔發炎廣泛是指骨盆內的器官發炎。特別是在身體過度勞累時加重不舒服的症狀,有的婦女朋友則是容易在生理期前後出現以上不適的情形。在中醫屬於「腎氣虛」的範疇,但也有些婦女朋友伴隨血虛狀況,出現低熱、月經不規則等現象。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骨盆腔發炎包括下腹腔內子宮及鄰近生殖器官的泛稱,主要包含子宮、輸卵管、卵巢、及其他相連的組織。主要症狀為下腹疼痛,而持續的急性發炎狀況可能造成對生殖器組織的破壞,過了急性期也可能會有骨盆腔沾黏的後遺症。好發在幾大類族群,包括多重性伴侶或性行為頻繁者、產後或手術後的病人;在中醫則多見屬於腎氣虛或氣虛體質者。

李醫師表示,慢性骨盆腔發炎主要症狀包括下腹疼痛、下腹下墜感、腰酸疼痛及分泌物多等現象,特別是在身體過度勞累時、或性行為後加重不舒服的症狀,有的婦女朋友則是容易在生理期前後出現以上不適的情形。


http://www.tssdnews.com.tw/?FID=11&CID=149329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1/06/10


骨盆腔發炎在治療上首重調補腎氣。中醫師李思儀表示,臨床上可選用六味地黃丸加上黃耆、黨參升提,改善反覆感染的現象,並調節自身的免疫力。另外,針對易骨盆腔感染,伴隨容易疲倦無力並腰酸者,在未發病時就可配合藥膳方,作為調理身體之用。

李醫師表示,在現今的研究中也發現,骨盆腔發炎的感染容易造成不孕,其實不只是因為反覆感染容易造成子宮內或卵巢的沾黏,更是因為這類型的病人多屬於「腎氣虛型」,本身體質就容易造成不孕,必須改善這漾的體質,才能真正擺脫骨盆腔發炎,並成功受孕。

針對容易骨盆腔感染,伴隨容易疲倦無力並腰酸者,在未發病時作為調理身體。可配合「滋腎飲」保健藥膳方調養,作法為準備黃耆3錢、補骨脂3錢、胡桃肉3錢、枸杞3錢。將所有藥材洗淨後,放入大杯子,再加入滾水500~700C.C,浸泡15分鐘後即可飲用。





 

Dr.Lee補充:

 

臨床上其實還是需要針對不同的證型

而使用不同的藥物

甚至是修正使用的劑量

針對骨盆腔發炎

尤其是容易反覆的感染者

中醫治療的確能提高自身抗病力

若是正處於發炎期

選用的藥物和非發炎期的藥物

就有很大的不同

這點是希望大家能夠瞭解

一帖藥方絕對不能照單全收

針對自己的體質再作調整

才能真正適合自己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1/06/10


慢性骨盆腔發炎,常見在正氣虛弱時誘發。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門診中一名40多歲的中年婦人,在每一次月經的前後,容易出現感染,伴隨著下腹疼痛、分泌物增多,以及頻尿的狀況。臨床研判患者是屬於「氣虛」體質,同時應配合「補腎氣」方進行改善調理。

李思儀醫師表示,這名中年婦女,就診時面色蠟黃,患者過去總是在每一次月經的前後,容易出現感染的現象,伴隨著下腹的疼痛、分泌物的增多、而且還有頻尿的狀況。在臨床把脈的過程中,同時發現患者的手腳較冷,平常也有容易手腳冰冷的現象,且容易怕冷,總是要穿比別人多的衣服。穿得比別人多,但卻比別人更容易感冒。

婦人原本想說自己身體不好,就自行去藥房抓中藥進補,結果吃完後,卻總是嘴巴連破好幾個洞。

李醫師表示,這名患者是屬於慢性骨盆腔發炎,容易在正氣虛弱時發生,所以在每一次月經前後容易發生這漾的狀況。治療上,首先要調補腎氣,以脫離這漾的循環。這名患者經過一個多月的調理,之後在月經來時已經不再發生頻尿、分泌物多及下腹痛的狀況,連帶氣色和體力都大有進步。

醫師指出,可見骨盆腔發發炎,並不全然要從抗生素治療,掌握病人的體質,對證下藥,不用吃抗生素,也可以擺脫骨盆腔反覆發炎的困擾。



 


http://www.tssdnews.com.tw/?FID=11&CID=149332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先


小朋友的早餐很重要


 


不知


大家有沒有發覺到


我們小時候其實很少聽到或看到「過敏」



轉眼幾十年


過敏幾乎成了現代小朋友共通的問題


究竟是那個環節出現問題?


 


以前


我們的早餐大多是吃清粥小菜和豆漿


現在家裡還是以吃粥當作早餐的


請舉手


相信應該是屈指可數


 


飲食習慣的改變


是一大因素


中醫講究食療


尤其鼓勵多喝粥


針對小兒和老人家最好了


稱作「藉穀氣以保胃氣」


後天的生化之源就是胃氣


如果一個人的胃氣虛弱


直接~影響的是腸胃道


間接~影響的就是皮膚和支氣管系統


這是由於五行相生所致


脾土都生病了


哪來健康的肺金


 


反之


想要有健康的肺金


一定要顧好脾土


說到這裡


還可以吸收嗎?


 


肺主表也


所有的皮膚問題離不開「表」


肺開竅於鼻也


鼻子和氣管絕對和「肺」脫不了關係


中醫中的五行


木火土金水


分別代表了


肝心脾肺腎


但並不單代表了實質的臟器


還包括了與這些臟器相關的功能(有形和無形)


 


回到早餐上


如果你家的小朋友剛好就是過敏兒


與其


擔憂害怕環境中會不會充斥太多過敏原


倒不如


先改善小朋友虛弱的腸胃系統


就從一天中的早餐做起


漢堡麵包


奶茶飲料


都不及一晚熱呼呼的稀飯


來的健康又能「顧胃氣」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我超級、超級


喜歡用土壤作為


人體體質的譬喻


 


兩者雖然大不相同


但是


卻又有異曲同工之妙


 


每個人的身體


就像不同的土壤


有的肥沃而健康


有的貧瘠而瘦弱


裡面充滿了各種益生菌


也是因為有了這些菌種


人體才能正常的吸收與消化


 


用有機耕種的土壤


往往可以連續栽種許多年


相形之下


用化學肥料耕種的土壤


往往幾年後就面臨土壤貧瘠的問題


 


你的身體就像一片土壤


後天耕種方式的不同


所栽種出的作物品相就會不一樣


先天的陽光、水分就如同


媽媽給予先天的身體


雖然早在受胎時就決定


這片土壤的原始狀態


但是


後天的飲食、作息都仍然有大大的影響


 


過敏的疾病


常見於兒童


這有許多因素是先天的


但是


也有許多成人是後天才開始過敏


這又和飲食、作息和壓力息息相關


 


如果


小朋友屬於從小就開始過敏


身為家長的你


除了消極的


檢測過敏原外


還能積極的為你的小朋友做許多


有益他身體的事情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有過敏兒


應該是許多爸爸媽媽的育兒困擾


常見的過敏


包括


異位性皮膚炎



過敏性鼻炎


這兩者常常同時出現


也就是如果你的寶貝


有異位性皮膚炎


也會常同時伴隨著過敏性鼻炎


 


但皮膚的疾病有百百種


究竟什麼是異位性皮膚炎呢?


在中醫的專業名詞中


稱之為「四彎風」


因多位於手腳彎處故名之


因為會很癢


有些小朋友甚至會抓到破皮流血


卻仍然不能止癢


 


現在有許多父母


會希望帶小孩去抽血檢測過敏原


但是


在臨床上卻發現


其實查出究竟哪些是過敏原


並不是最重要的!!!


 


因為


有許多人是檢測不出任何過敏原


有的人卻是過敏原幾十種


即使日常生活中都盡量避免接觸


卻仍然無法擺脫過敏


 


所以


重點不是過敏原


環境中本來就會有這些東西


例如塵蟎


重點是


同樣的環境下


為何其他人不會過敏


自己卻會癢到受不了呢?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