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以來出門真的是一件辛苦的事情,除了帶著口罩與別人溝通的困難,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場合也必須將口罩摘下,當口罩拿掉時人們的眼光,就落在我的人中,很多人會關心詢問,也有人直接拿衛生紙給我,除了感謝他們的關心,還得要慢慢解說我的狀況。這樣的情況下,我真是不想出門,我只想躲在家裡,心情真是很悶、很煩燥。


 


   經過了一年多,我也沒其他改善的方法,只能躲在家。某天朋友找我出門到海邊去走走。「好吧!去散個心。」在車上聊天的時候,突然看了看朋友的臉,「咦!」她怎麼皮膚變得這麼白,氣色也跟過去不一樣。追問之後才知道,她現在正持續的在針灸,已經去了八次。「真的假的!」原來針灸可以美白,這可是我從來沒有聽過的。「不行,那個針那麼可怕,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怎可損傷。」我心裡嘀咕著,但其實是自己對於針灸有莫名的恐懼感。


 


  回家後反覆思量,掙扎了一個多月,人中上的黑色素仍然還是黑沒絲毫進展,似乎有淡了一點,但是還是很明顯。「好吧!死馬當活馬醫。」或許皮膚變白,狀況就會好一點。於是,我就跟朋友一起來到了李醫生的門診。剛開始做的針灸,幾次後皮膚真的變白一些,又或許應該是說之前的暗沉好像改善了,而且皮膚也變得比較不那麼容易過敏了。幾次後李醫師開始幫我人中針灸,老實說灸人中,真的比灸其他的部位都來得痛,每灸一次顏色就越淡,讓我覺得痛的很值得。其實我算是比較懶的病人,有時兩、三週才會去一次,經過四個月左右,皮膚明顯變好、變白,人中也明顯淡了些許,只是初期皮膚白了,人中的黑線反倒明顯起來。到目前我已經針灸半年了,人中黑色素已經褪到快沒了,近看也看不太出來了。


 


  真高興這一年半來的惡夢結束,總算可以出門見人了,非常感謝李醫師,我也開始相信,中醫真是有它的獨到之處。總之,對我而言,出門不用戴口罩是最棒的事情。


 


寫下自己的故事


所需要的不僅是時間


更需要勇氣


能夠改善與恢復


是病人希望...


 


堅持傳達中醫的理念


以及


讓更多人認識中醫的奧妙


這是我希望的...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ㄧ篇病人寫的心路歷程


感謝她願與我及大家分享


她的故事


 


六月的某天晚上,洗好澡悠閒的照著鏡子,突然間「咦!我不是剛洗好臉嗎?怎會鼻子下黑黑一塊,喔!沒洗乾淨。」順手拿起毛巾再擦擦,怪事!怎麼擦都還是黑黑的,難道是最近雄性激素太旺盛,長了鬍子,不痛不癢,先不管他,過兩天應該就會正常了。


 


   不予理會過了兩個月之後,先前暗沉的人中,現在就連鼻孔旁邊也開始變黑了!大驚!莫非我得了什麼怪病,於是上網搜尋,怎麼找都沒看到類似的情況,「不行!不行!我一定要去看醫生,一定是我體內有什麼病變。」,匆忙去皮膚科掛了號,醫生看了之後,笑笑地說:「沒事,只是黑色素沉澱,這裡有一條藥膏,記得每天晚上擦,白天不能擦,出門記得要防紫外線不要再給太陽照到了。」「還好。」我放下心來高興的帶著藥膏,回家遵從醫生指示晚上擦藥膏,白天出門帶個大口罩,路人看到我都會閃一邊,深怕我是個大病號。無論如何我還是忍耐,醫生說應該半年可以褪色,很快不用再遭受別人異樣的眼光。


 


   很快的半年的時間到了,我越來越焦急、驚慌,原來黑黑的地方,現在變成很明顯兩條黑線在人中上(很像奇異筆直接劃上去),我該怎麼辦?有了這樣的驚覺之後,我開始瘋狂詢問各科醫生,皮膚科、內科、免疫系統新陳代謝科甚至去找了婦產科。但免疫、內科和婦科都說這不是她們的領域,「那就是皮膚科了!」接下來的日子我努力地找了幾個皮膚科名醫好了,經過三、四個月的求醫過程,狀況好像都沒改善。不過,醫生們給我一些比較正確的方向,我並不是黑色素皮膚癌,但此類症狀的治療方法只有擦藥膏和防曬而已。


 


        待續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再想


是否該貼上這篇病人寄給我的文章


希望更多人


能了解老祖宗傳承的智慧


中醫是ㄧ門獨特的醫學


在韓國


韓醫的社經地位相當的高


然而


在台灣呢?


 


中醫診所


其實常可見兩種病人


ㄧ種是想要保養(包括體質調理)的病人


ㄧ種是其他醫療管道尋治無效的病人


所以從事中醫


是志趣


但也充滿了挑戰


 


前ㄧ陣子


和ㄧ位同道聊天


她說:「都搞不清楚現在的病人究竟他是醫師


抑或是我是醫師!」


這位醫師是位修養很好的醫師


在醫德上更是有所堅持


很好奇倒底發生什麼事


讓這位醫師這麼生氣


 


原來


病人ㄧ進診間


就堅持說自己只要針「一針」


醫師ㄧ聽到


當下會感覺不被尊重


難道幫病人治療


還要病人決定針數嗎?


幫病人針


也是希望病人趕緊好


不然大可不必用針


坐著開藥不是更輕鬆...


 


我直覺


也許病人怕針吧!


但是


的確現在有病人的態度


往往會造成醫師的無奈


醫病的關係


其實是雙方的


當你尊重醫師時


醫師會感受的到


同樣


當醫師尊重病人時


我想


病人也應該能體會的到吧


多給病人鼓勵


同時也別忘了


多給你的醫師肯定


 


 


ㄧ起努力!


為台灣的中醫


加油!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市面上有許多產品


強調可以「蓋過」黑眼圈



粉飾


只能得到


暫時的太平


有沒有一種方法


能專剋黑眼圈?


 



黑眼圈


除了讓影響氣色外


由於長期的循環不良


還會造成眼周小細紋的增生




 


因為


有許多病人都強調


她們試了許多小偏方


但是還是無法淡化


最後


放棄的居多...



 


其實


熊貓眼


是可以有效改善的


只要


用對方法!


 



 


針對個人的體質


確立造成黑眼圈的成因


再搭配針藥的治療


即使


跟隨十多年的貓熊眼


也是可以


淡化的...





 


素顏的


美感


不用再加上


外在的粉飾





除了


告別黑眼圈


皮膚也會比較光滑明亮呢!


這也算是額外的收穫吧!


 


有興趣的朋友


可以參考以下的相關文章


告別難纏黑眼圈


http://tw.myblog.yahoo.com/cms-doctorlee/article?mid=981&prev=984&l=f&fid=25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到一個國家


我都會找找當地的書店或咖啡廳


聞聞那裏的氣氛


有咖啡與書的香味


飄盪在其中...


 



 


台北


散布了許多這樣的氛圍


也許


就在轉角的巷弄中


或者


坐落在精華的地帶


靜靜的


散發城市的人文氣息...




 


這是一位藝術家


所開的咖啡廳


從設計到擺飾


都有著特別的味道



我最喜歡的


還是那面書牆...


 



 


有文學


有藝術


也有老版本的舊書




 


台北的巷弄


轉角


總是有著獨特的驚喜...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母難日三題之一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
一次, 在我生命的開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終
第一次,我不會記得,是聽你說的
第二次,你不會曉得,我說也沒用
但兩次哭聲的中間啊
有無窮無盡的笑聲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盪了整整三十年
你都曉得,我都記得


                                             ~余光中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奇摩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12/128/23pbe.html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腸病毒是透過接觸與飛沫傳染,所以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經常洗手,對於預防腸病毒有正面的幫助。同時,提升身體的正氣也很重要。



醫師表示,三餐應正常攝取,晚上儘早休息,對於增加抵抗力,提升身體的正氣是相當重要,人體「正氣足則邪不可干」,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即使感染了腸病毒,卻不會出現不適症狀,而也些人卻出現的不良的反應。所以多洗手、提高身體的正氣,是預防腸病毒的最好方法。



也提醒家長,若家中小孩若有嗜睡、活動力差、手腳無力、全身性抽搐、嘔吐、呼吸急等現象,有可能是腸病毒重症前兆;應立刻就醫,避免病情惡化。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奇摩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12/128/23pbc.html


腸病毒流行期,對於幼童造成健康上的威脅。中醫師李思儀表示,腸病毒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被感染時所出現的症狀多為多為發燒、口腔潰瘍、手腳出現紅色疹子,疹子上大多出現小水泡。好發生於10歲以下的小孩,而3歲以下屬於高危險群,這是因為小孩的病情變化較大人快,所以一有不適症狀,儘早就醫很重要。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雖然腸病毒可能引起多種疾病,但其實有很多人的染病過程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有非常高比例的患者是不會有特殊症狀,也就是所謂的「無症狀感染」。關於腸病毒的典型症狀,包含口腔出現白色點狀潰瘍、手掌和腳掌出現紅疹及水泡,並出現發燒的症狀。



此外,因為咽喉部的潰瘍疼痛,會影響小孩子的食慾,所以盡量以清淡、潤滑的液體狀食物讓小孩子時用,如稀飯就是很好的選擇,同時中醫也認為,稀飯也有「保脾胃之氣」的功效,對於身體的復元也有幫助。



醫師提醒,腸病毒重症者甚至會造成許多器官的病變,如腦炎、肺炎、肝炎、心肌炎、胰臟炎甚至造成死亡。由於腸病毒好發生於10歲以下的小孩,而3歲以下屬於高危險群,這是因為小孩的病情變化比大人快,所以一有不適症狀,應儘早就醫。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中醫治療腸病毒可應用清熱解毒方式。在中藥用藥中,可選用普濟消毒飲的加減方,以清熱解毒方法,對於因為熱毒而導致的發疹、發燒,或咽喉潰瘍、腫痛都有幫助。



李思儀醫師表示,腸病毒在中藥選方中,可選用「普濟消毒」飲的加減方,以清熱解毒,普濟消毒飲屬於清熱瀉火劑,組成包括黃芩、黃連、連翹、板藍根、升麻、薄荷、鼠黏子、殭蠶、柴胡、桔梗、玄參、馬勃、甘草、陳皮。臨床上常應用來治療風熱疫毒之邪,壅於上焦,發於頭面,惡寒發熱的問題。以及改善患者咽喉不利,口渴舌燥等現象。各藥共用有疏風散邪、清熱解毒的功效。



李醫師表示,因此以此方作為加減,對於因為熱毒而導致的發疹、發燒,或咽喉潰瘍、腫痛都很有幫助,這一帖方在古代就是治療傳染病為主,在現今的研究中,也發現此方對於縮短腸病毒感染時間,有明顯地幫助。



醫師提醒,但是傳染病會因個人不同的體質而出現症狀輕重不一的現象,這時用藥的加減就很重要。所以,建議若出現不適的症狀仍是儘早就醫,經過中醫辨證後用藥為宜。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


連著兩位剛生產完的媽媽


問她們惡露排的如何?


兩位都說差不多乾淨了!


看了ㄧ下生產的日期


兩位都是自然產


距離生產時間不到一星期


怎可能會惡露幾乎乾淨


直接問她們


洗頭了嗎?


 


其中ㄧ位理直氣壯的說:


老早就洗了!剛生產完過兩天根本受不了,


那時就洗了,現在每兩天就洗ㄧ次!


另ㄧ位則是生產後三天就洗頭了!


她們認為洗頭怎會和排惡露有關,而且也認為不洗頭實在是無法忍受的事!


 


曾幾何時


老人家傳承的智慧都認為是不合時宜


甚至有許多醫師也認為不洗頭實在是太不衛生了...


有一些人則是認為作月子期間只要洗頭不吹風就好了...


為了能「跟上潮流」


現在堅持月子期間不洗頭的醫師


真是寥寥可數了


 


每次,強調排惡露期間還是別洗頭時


總是要向媽媽們ㄧ而再的解說原因和機理


頭和子宮有啥關係?


那麼


乳房和子宮有無相關呢?


為何哺乳時能夠刺激子宮收縮?


進而在哺乳促使惡露的排出量增多


 


肝經有經過子宮和乳房


並與督脈會於頭頂


頭為諸陽之會


ㄧ但受寒


就會直接影響經絡經過之處


該排出的


留在體內當古董


應該不是件好事吧!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櫻花


只為看櫻花


每日行走五六里


此人真可嘉


 



 


日暮花猶明


忽見蒼然羅漢柏


孤寂頓時生






 


興來忽癲狂


扇底飲酒醉模樣


飄零落春芳


 



 


苔清水


苔上水清幽


可是春水順樹淌


滴滴匯涓流


                                      ~松尾芭蕉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人


生活除了


忙碌


壓力


還有汙染的空氣


失眠


憂慮


以及煩惱不完的問題


這些


都是會讓身體提前老化的因素


 



 


該如何


留住青春的尾巴


甚至


能讓時間倒轉


再次回到少年的頻果光粉肌呢?


 



 


其實


我並不是專處理皮膚問題的醫師


只是


發現到病人在調理身體的過程中


膚質都變好了


也由此了解到


要讓歲月別在身體刻畫出痕跡


唯一辦法


就是從


內而外調整起


 



 


把時間的刻度往後一撥


除了回復到粉嫩肌膚


再次拾回過往的美好記憶


這應該是最難得的吧!




 


是否


讓自己的腳步慢一些


多欣賞每天經過的風景


多感謝週遭的美好的人事物


心情愉悅了


身體自然也就輕盈了...


 



 


容顏的光澤與美麗


千金難換


但心靈的智慧與愉悅


才是萬金難求...


 






中醫的奧妙


如果不好好探尋


隨意就這樣丟棄


荒廢的園林


又怎能結出燦爛的果實呢?


 


皮膚的問題


千變萬化


其治則因人而異


但只要能堅持ㄧ段時間


成效是可以預期的


進而達到


由內而外的真正美麗


http://tw.myblog.yahoo.com/cms-doctorlee/article?mid=1693&prev=1725&next=1475&l=f&fid=25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體大部分的黑色素沉澱


都是因為摩擦或外傷導致


或者過量的照射紫外線所造成


而眼周圍的黑色沉澱


則和身體的循環脫不了關係


 



例如


黑眼圈多是因為過敏性鼻炎


造成的眼周循環代謝太差而成


這時除了加強循環外


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治過敏性鼻炎


才能夠擁有明亮雙眸




 


但是


病案中例子


卻無過敏性鼻炎病史


然而眼周圍的黑色素沉澱卻已困擾他十幾年





 


經過三個月的治療後


他訝異眼周的黑色素沉澱


範圍居然慢慢變小


乃至於


幾乎都看不出了




 


常常有人問我


你中醫是看哪一科?


中醫是看整體


雖然是面部的問題


又怎能和整個身體分開來看呢!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聞病之陽,論得其陰;聞病之陰,論得其陽。


病應見於大表,不出千里,決者至眾,不可曲止也。


                          ~司馬遷 《史記》


中醫之道,講究陰陽,人之所以生病,定是身體失去應有的平衡,


治病之法,在於陰陽,病之於陽,可求於陰,病之於陰,可取於陽。


人體如同一個翹翹板,左重於右,可於減於左,亦可加於右,目的相同


回之於平衡,如此而已...


 


今天,有位年輕的病人,問我診所中可以推拿嗎?


我笑笑說:我不推拿,用針就可以了!


她說:以前都可以在別家診所找傷科師傅推拿耶!


是阿,以前可以,現在不行了...


她媽媽在旁邊說了ㄧ句有趣的話:所以,以後要推拿都要去沒有執照的地方ㄡ?


我無法說什麼,只能苦笑一番...


 


今晚


有位可愛的北ㄧ女儀隊學生


開心的伸出雙手


食指下端的腱鞘囊腫都已消去大半


問她:對中醫有沒有興趣,成績如何?考慮要走中醫嗎?


她說:有想呢!因為中醫可以解決許多西醫無法解決的問題!


心裡很希望這位優秀的人才可以加入中醫


但是


卻無法告訴她


她要面對的現實環境是


中醫師被要求要進葯房配藥


必須親自熱敷、冰敷、包紮、推拿


不能有助理的協助


這是台灣中醫的環境


不知


對中醫的發展


對這些後輩的醫術提升


是幫助


抑或是壓抑...


 


柵欄設限的是人的腳步與視野


卻無法


阻擋那份欲探求與求知的心啊!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木格子窗外   的鳥居


就像   習慣坐姿的情緒


ㄧ截怎麼也飛不起來   的情緒


 


石燈籠旁   嫩竹的翠綠


形同   長相輕盈娟秀   的淚滴


 


ㄧ池乾涸的   沒有光影   的過去


屋外魚鱗板前   的錦鯉


用顏色斑斕的日文   呼吸


 


ㄧ尾泅泳的思念   拼命在延長發音


ㄧ場黑白畫面的   不斷跳針的   無以名狀的   雨


                                                                                                   ~方文山     <京都的雨>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專題報導


針眼問題可配合熱敷方式調理。中醫師李思儀表示,發炎期紅腫明顯時,建議可用熱敷方式,幫助組織液的吸收,可以縮短紅腫時間。同時提醒,應避免自行擠出,尤其是抵抗力差者,可能造成二次的感染,讓情況加重,造成感染範圍的蔓延。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針眼發炎期紅腫明顯時,建議可用熱敷方式,幫助組織液的吸收,可以縮短紅腫時間。若是用冰敷的方式,雖然可以暫時止痛,卻讓血管收縮,反而腫大的時間因此拉長,反不利消腫。此外,若有化膿的情況,不建議自行擠出,因為若是抵抗力差的病人,反而容易造成二次的感染,讓情況加重,造成感染範圍的蔓延。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如果正在感染期,建議不要食用發物,如帶殼海鮮、羊肉、花生、芒果、茄子、豬耳朵或豬頭皮、巧克力、以及辛辣刺激的調味料,如咖哩、胡椒、辣椒等,以免發炎的情況加重。盡量以清淡的飲食為主,並可多吃些綠豆、薏仁、冬瓜或西瓜等,有助於清熱消炎的功效。


李醫師表示,針眼的改善,中藥茶飲方保健,可選擇「止痛消腫茶」,材料準備紫花地丁、金銀花各六錢,梔子、赤芍各三錢,荊芥、連翹、夏枯草、生甘草各兩錢。做法為將以上藥材加入七百西西的水浸泡十五分,直接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十五分即可。適用於針眼紅腫熱痛時,幫助消腫。



「清熱排膿飲」材料準備金銀花、蒲公英各七錢,野菊花五錢,生晉耆、板藍根、薏苡仁、雲茯苓、生甘草各三錢。做法為將以上藥材加入一千西西的水浸泡十五分,直接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十五分即可。適用於針眼已化膿時,幫助排膿消腫。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大多數的針眼多屬於「血熱」狀況,稍加清熱涼血中藥,便能改善紅腫疼痛。但也有少數的病人,是屬於反覆感染針眼,或者病程往往拖很久,一兩星期不愈,這時治療的方向就不能只強調清熱涼血,要適時加些補氣藥如黃耆、黨參,幫助托里化癰腫;因為氣不足反而容易反覆感染。


一旦感染卻又病久不癒,這時也不能一味吃綠豆、西瓜清涼的食物,如此反不利病況的恢復。因此,醫師強調,同樣的疾病在不同人的身上,依證用藥是很重要的。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僧璨大師


透過感覺及信念與無量之網對話時,無量之網如何藉由生命中的事件回應我們。


在對話中,我們最深層的信念成為生活中ㄧ切體驗的藍圖‧‧‧


古老的智慧傳承對此概念有更深的認識,它們相信這個生命的「經驗」迴路會持續不斷,


直到我們找到最有效的療癒為止。


 


是否會覺得有時所遇到煩惱總是那樣相似,也許煩惱就是讓我們藉此從中學習的課題,


若是沒有學習好,當然同樣的課題必須再次經歷,直到有一天瞭然其中蘊藏的智慧,


煩腦即菩提,別讓情緒淹沒了自己,細思所隱藏的,是否有特殊的涵義,


我想這僅是此書所提供的ㄧ個小小面向,更多的是作者試圖從科學的角度解釋「意識」、


「情緒」和「人與宇宙的關係」,很有趣、也很嚴肅的ㄧ本書,與有興趣的朋友分享。


 


自己是世界和命運的建築師,是宇宙畫布上展現內在信念的宇宙藝術家。


若能記起我們既是藝術作品,也是創作那作品的藝術家,


或許就能記得我們既是奇蹟的種子,也是奇蹟本身。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孩子


除了面子


還是會很在意身材的


有許多人問我


中醫是否可以豐胸


當然是可以


但是也要配合中藥和食療同步進行


 


其實


除了ㄧ定要搭配針灸外


配合食療的效果


也會有加乘效果的


以下分享幾道食療


可以在進行豐胸針灸療程時搭配食用


 


豬腳燉花生


食材:豬腳或雞腳適量、半碗生花生、少許米酒、少許鹽


中藥材:王不留行三錢、山楂二錢、陳皮ㄧ錢、生薑五片


作法:


1、將豬腳川燙後,加入已煮滾之熱水中熬煮30分。


2、再加入花生和中藥包ㄧ起燉至豬腳和花生爛熟,再加入酒和鹽再滾一會即可。


功效:富含豐富膠原蛋白和通暢乳腺的中藥,除了幫助豐胸外,還有有益皮膚的彈性呢!


 


木耳紅棗甜湯


食材:白木耳ㄧ大碗、紅棗12枚、枸杞適量、適量冰糖


作法:


1、將白木耳先浸泡水中,使之發大,再撕成一小片。


2、再將所有食材,放入電鍋中蒸煮。


3、這樣的蒸煮要重複兩次,直到木耳的膠質完全使鍋中之湯變成黏稠狀即成。


4、再加入適量冰糖調味,就是美味的褒湯了。


 


想要幫助胸部長大的話


可以多食用這兩道食材


但是


也要同時配合針灸的療程


才會有加成的效果。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4/3(六)~4/7(三)


Dr.Lee出國進修


診所診務暫由其他醫師代診


不便之處


煩請見諒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Mar 29 Mon 2010 13:07
  • 新晴

花氣襲人知驟暖


鵑聲穿樹喜新晴


                                 ~陸遊‧春居書喜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0/03/25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早在中醫古籍中就提出,藥酒「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禦寒,消愁遣興,痛飲則傷神耗血,損胃亡精,生痰動火,此物損益兼行。」可見服用的劑量也是很重要的,一般多建議一次服用一小杯為度,約30~40C.C以內。

醫師表示,服用時間建議盡量在晚餐後,而非睡前。因為睡時氣是收斂在內,身體是處於休息的狀態,但酒有發散之力,反讓氣發散於外,若是睡時又開冷氣或吹電風扇,就非常容易因此而受風寒。

醫師另指出,有些人把酒當成助性之物,其實是非常傷身體的,過度引用或濫飲都不是養身之道。中醫也強調,「食氣入胃,散精五臟,盈溢則輸於腎,此是興陽之道,若是憑恃熱藥,則猶如鍋中無水而進火,竭盡生化之源矣。」建議每天的攝取適量的五穀雜糧,和配合定期的運動健身,搭配合適個人的藥材調理才是健康養生之道。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