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綿綿 2008/11/29
冬天常見蕁麻疹的發生。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冬天乾冷氣候,風燥之邪較嚴重,加上氣溫降低、溼度影響,陽氣較弱;肺部健康也容易受影響,由於中醫也認為肺主皮毛,所以皮膚的健康也與肺機能有關。冬季蕁麻疹搔癢起來,常讓許多人連覺都無法睡好,中醫在治療時,可分為實證、虛證施治調理;實證以袪風解表、袪風寒邪氣為主;而虛證以補氣滋陰養血為主。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冬季蕁麻疹病機可分為實證與虛證,實證多因風寒、風燥之邪侵襲皮膚所致;所以常見癢的地方不固定,患部癢的不適特別明顯,異常搔癢。還有些人常見冬天外感風寒感冒後,進而出現蕁麻疹的突然發作。虛證病機部分,常見像是沖任不調所引起;包括生殖系統、情緒因素,都可能影響免疫系統,進而影響皮膚肌表;這些人常伴隨經期不順、憂鬱現象。以及氣血虛因素,造成正氣無法固守於體內,引發皮膚致病因子。
李思儀醫師指出,蕁麻疹患者常見身體、四肢產生很癢的塊狀浮腫,出現皮膚搔癢紅腫。中醫辨證治療部分,實證主要包括有風寒、腸胃溼熱以及血熱型;虛證則包括沖任不調、氣血兩虛型。若屬於「風寒型」,症狀多見癢症狀較明顯,患處不固定,手腳、身體都有可能,較怕冷,舌苔薄白,脈浮。治療宜袪風解表,可用荊防敗毒散加減。若屬於化熱入裏,則會出現口渴、心煩現象,舌紅、舌苔薄黃,可加金銀花,清熱解毒的藥。若為「胃腸溼熱型」,多見於飲食喜歡肉食、油膩厚物,消化系統較差者,可見腹脹、排便不順,舌暗紅,苔膩,脈濡數。治療宜袪溼熱導積滯,可用加味平味逍遙散加減,若要加強健脾胃,可加枳實、白朮。
李醫師表示,而「血熱型」者,多見於感冒後突發,症見心煩口渴,睡眠差,疹色暗,舌紅絳,脈數,治療應採清熱養血袪風,可用當歸飲子加減。若是煩躁較嚴重,或常在午後突然發作,可加牡丹皮,以清熱涼血。若屬「沖任不調型」者,常見於更年期族群,除了生殖系統的毛病,多有情緒問題、工作壓力大等因素造成,症見情緒差、抑鬱,易緊張,睡眠差,經期不暢,癢發作在全身,蛇暗紅,脈弦,症狀輕重不一,可用抑肝散、柴胡疏肝湯加減;若要加強養血滋陰,可加阿膠。若為「氣血兩虛型」,可見疹斑色淡,癢較不明顯,臉色白,唇色淡,易疲勞,舌淡,脈弱。治療應補氣養血,可用八珍湯、人參養榮湯調理。
日常保健上,醫師建議平常可用泡澡方式保健,以適當水溫,用橘子皮、柳丁,取皮切成細絲,入泡澡水中,果皮味辛香可達肌表,有滋潤皮膚作用,大約泡十五分鐘即可。藥膳部分,可選擇「小米松子粥」,以小米、白米適量,松子一匙,加水先煮小米、白米,再灑入松子,加適量鹽即可,有助調暢氣機,寧心安神。另可用黃耆五錢、當歸一錢;或以五比一的比例份量,加水一千西西。先煮黃耆二十分鐘,再加入當歸煮十分鐘,可補氣養血。
山藥無論熟食或生吃,也都適合這類患者保健,可用山藥適量,生薑三片,與排骨煮湯,燉二十分鐘後食用,有助於補脾肺。或以山藥切絲,灑上芝麻粒適當調味,有滋腎填精的作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