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於「劑量」


漢代的大醫家張仲景


便非常的重視


他所寫的《傷寒論》與《金匱要略》


後世又稱為「經方」


 


其用方的藥物往往在十味藥以內


其中若有ㄧ味藥取消


或是加入一位藥


其方名與適應證型


就會不同


 


可見醫聖在用藥上的嚴謹與辨證上準確


當然


他也會有誤治的時候


他告訴後人當服用某藥


出現某種狀況就是過下或誤汗


這時應該在使用何種藥方來改善


也告訴後人當服用某些藥物出現特殊症狀時


如醉狀、如冒狀(像喝醉酒)(如頭微微暈的感覺)


就是藥效發揮作用的時候


 


甚至他還不厭其煩的告訴我們


醫囑的重要


在服某些發汗藥時


必須微微令其汗出


可以喝溫熱稀飯、並在服藥後


蓋上被子幫助出汗


 


而在治病時


飲食上更要注意


不要服用生冷之物


及辛辣刺激、油膩不好消化的食物


這些都是在治療疾病應該注意的事情


 


若是重病剛癒


更是要注意在ㄧ定的時間內


必須避開房事


以免耗損腎氣


因為過度損耗腎氣


疾病可能會再度復發


或ㄧ病不起


 


這些


都是金玉良言


只是


世人往往方便行事


只看這方子是治療什麼的


以為服用方子後就可以高枕無憂


卻不擔憂自己是否服用適合自己的方子


或者


是否有遵照醫囑服用


這些細節


才是能將疾病驅除


讓身體真正康復的不二法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