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專題報導


記者鄭綿綿 2009/07/18


膽結石常見與飲食與情緒因素有關。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中醫認為,情緒發生鬱滯現象,會影響膽的疏洩功能。另外,過食肥甘滋膩之品,易刺激膽囊的收縮,引起不適,還有攝取過多脂肪也會加速體內膽固醇的合成,使膽結石更形嚴重。中醫對於引發的膽囊發炎,可分急性與慢性治療,採取清熱利濕急下方式;以及加強抗發炎為原則。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膽結石發炎所導致的疼痛包括黃疸、膽絞痛、發燒所致。在中醫古籍中《傷寒論》中便提到:「傷寒少陽證,惡寒、發熱、欲嘔、不欲飲食、胸脅苦滿或腹中痛、脅下痞梗、心煩」,可選用小柴胡湯加上元胡、木通治療。若右上腹疼痛拒按,則可選用大柴胡湯加上金錢草、鬱金。通常有許多膽結石是不會有臨床症狀,除非已經堵塞膽管或造成膽囊的發炎,才會出現不適的情形。

李醫師表示,中醫藥方應用治療,針對起病多急的急性膽囊發炎,可見右上腹出現劇烈疼痛,痛可能延伸到背部,有嘔吐感,並伴隨發燒、畏寒的狀況,甚至出現小便不利的現象,這類患者舌苔多屬厚膩,脈象滑數或沉弦,多因「濕熱鬱滯」,必須加以清熱利濕急下,可用龍膽瀉肝湯或大柴胡湯加上鬱金、金錢草等。而慢性的膽囊炎,往往發病病程已有一段時間,病情多反覆,屬於膽結石阻塞或刺激膽囊所致,疼痛多為隱痛不舒,常在飯後或多食油膩後嚴重,有噁心感,治療可用小柴胡湯或茵陳五苓散調理。

李思儀表示,門診中曾有一名七十歲的阿嬤,抱怨膽囊中有三顆結石,希望能用中醫治療。因為患者並沒有出現發炎疼痛的狀況,但是體瘦。抱怨總是吃不胖。醫師指出,雖然膽結石多出現在肥胖者,但是不代表體瘦者就不會出現膽結石,甚至有人終其一生都伴隨膽結石,重點是如何與其和平共處,除了在飲食上注意外,用中藥健胃助脾也是不可或缺,中醫強調,脾氣旺自然濕熱無法鬱積、情緒舒暢,身體便不會氣鬱痰結,所謂「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對於一般人如此,而年紀大的老年人更是要守護其正氣,治療可選用參苓白朮散,酌加補腎藥,如骨碎補、胡桃肉,以顧脾腎之氣。經過治療一個多月後,患者臉色變轉紅潤,體重也增加一公斤;身體健康,心情也自然更開朗。

日常保健部分,醫師提醒,飲食應避免油膩,以免加重膽結石。而維持適當的運動也有助降低復發率,因為膽主疏泄條達,規律的運動,有助於氣機的疏泄和維持心情的舒暢。同時,多吃蔬果也可幫助吸附腸胃道過多的膽鹽,減少膽結石發生機會。此外,也要忌吃甜食,攝取甜度高的食物會加重腹痛、嘔吐的症狀。

藥膳茶飲保健部分,醫師建議,可選擇「行氣利膽茶」,準備黨參五錢,山楂、柴胡、雲茯苓各三錢,茵陳、陳皮各二錢,荷葉一張、生薑五片、甘草三片。做法為藥材洗淨後先加水蓋過藥材浸泡二十分鐘。將藥材先用大火煮滾後轉文火煮三十分鐘即可。濾去藥材,一天內慢慢喝完即可。對於小便不順、容易腹脹、疲倦者,可行氣健脾利濕。


 


或者,可選擇「薏仁孛薺紅花粥」,準備薏仁一碗、孛薺半碗、川紅花五分。將薏仁洗淨,泡水二十分,後加入紅花置入電鍋煮熟備用。將生孛薺去皮,切片,與煮熟的薏仁紅花粥一起放入果汁機打汁,即可。建議孛薺要生食化積退熱的功效才會明顯。對容易濕熱鬱積、小便不利者、有活血利濕化積的作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le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